养生健康

六个护理婴幼儿呕吐小贴士

六个护理婴幼儿呕吐小贴士

有些孩子经常发生呕吐,针对孩子的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呕吐,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护理,减少呕吐的再次发生?看看下面的小常识吧: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母乳喂养者,每次哺乳前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在给予哺乳,乳头孔不易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益;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减少呕吐次数,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身心安静,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此外一定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否则会加重呕吐。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饮食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周围人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的呕吐症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紧张和顾虑,以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同时保持环境清洁,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呕吐时,应守护在其身边,给予精神安慰;呕吐后,及时帮助漱口,勤给患儿洗澡,清除因呕吐留在身体上的异味。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或者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食物一定要新鲜卫生;不要给患儿吃过于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5.小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在喂药液时,药液不要太热,太冷;难喂药的小儿也可采用少量多次服用法;必要时也可服一口停一会儿然后再服用。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面部、颈部皮肤,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床单。

6.有些孩子先天咽反射比较敏感,容易引起呕吐;表现为一有感冒就容易出现呕吐,所以在看医生的时候应当与医生讲明,这时候应当吃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实物,吃得不要太饱,一般是平时饮食的一半左右。

婴儿腹泻呕吐如何护理

1、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只要宝宝一发生腹泻,很多妈妈便急着往医院跑。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爸妈要留意哦。

妈妈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

(1)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

(2)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的精食盐;

(3)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口服补液盐)补液,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饮用方法: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

2岁以下的宝宝可每隔1-2分钟便喂上一小勺,大一点的宝宝则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2、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

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

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妈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3、严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

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很严重,应立即去医院。

春季婴儿湿疹泛滥护理小贴士

小儿湿疹是一种病因复杂且极易反复的疾病,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复发,应该注意以下婴儿湿疹的护理原则,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减少婴儿湿疹复发频率,从而达到逐渐摆脱婴儿湿疹。

春季潮湿多雨,疾病多发。近来,医院里看小儿湿疹的病例不少,妈妈们总在问医生“孩子原来还好好的,怎么一夜之间满身都是红红的疹子,还有水泡?”妈妈们不要着急,宝宝这是得了湿疹,预防婴儿湿疹时孩子的喂养、衣物、室内空气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宝宝长湿疹的原因

引起湿疹的病因包括内外因素两个方面。

1.内因

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2.外因

宝宝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对各种刺激因素非常敏感。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

湿疹的三大类型

湿疹多发于1岁以下的宝宝,一般分为干燥型、脂溢型和渗出型三种。

1.干燥型: 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擦之皮肤樱红脱屑。

2.脂溢型: 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3.渗出型: 表现为间有水疮和红斑,伴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

[导读]小儿湿疹是一种病因复杂且极易反复的疾病,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复发,应该注意以下婴儿湿疹的护理原则,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减少婴儿湿疹复发频率,从而达到逐渐摆脱婴儿湿疹。

生活护理小Tips

1.喂养方面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观察宝宝吃哪些食物会过敏,以后要避免吃那些食物。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2.衣物方面

贴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衣服要穿得略偏凉,衣着应该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衣被不要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3.洗浴护肤方面

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

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4.环境方面

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5.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常见问题大集合

1. 发现湿疹就立即去医院吗?

有些湿疹不用看医生也会自愈。长湿疹并不代表孩子的健康有异常。如果孩子的皮肤上只是偶尔出现零星几个小湿疹,就不用看医生,也不用抹药,只要每天给他抹润肤霜,做好皮肤保湿就可以。

只有当孩子的皮肤大面积出现湿疹,而且感到很痒,影响晚上睡眠时,才需要尽快带他去看医生。比较重的,比如大片红斑,有脱屑,有渗出,需要用激素软膏时,家长也不必有太多顾虑,给孩子用的一般都是中效偏弱或弱效的激素,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局部、间断使用是安全的。

2. 长湿疹后还能洗澡吗?

湿疹可以沾水。长了湿疹的孩子,只需要避开引发湿疹的过敏原,但其他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受影响。

湿疹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痒,孩子会不自觉地抓挠。二是湿疹破了之后会出水,所以才叫它湿疹。破了的湿疹有可能被细菌感染,所以要预防孩子把湿疹抓破。

长了湿疹的孩子照样可以洗澡,这样才能帮皮肤保持清洁和湿润,对湿疹自愈有好处。但是洗澡的水温不能过高,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用清水洗洗就行。

3. 得了湿疹后要停吃鸡蛋、鱼汤吗?

在没确定小孩是不是对蛋白过敏体质前,家长不要随便停辅食,以免引起饮养不良。

患湿疹的小孩,只要到医院查血,医生立即能判断孩子是否是蛋白过敏体质,是否需要停吃鸡蛋、鱼汤等饮食。

小儿湿疹是一种病因复杂且极易反复的疾病,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复发,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等诸多因素,应该注意以上婴儿湿疹的护理原则,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减少婴儿湿疹复发频率,从而达到逐渐摆脱婴儿湿疹的目的。

恶心呕吐的观察及护理

1.心理护理对呕吐病人应给予热诚的关怀、同情、不嫌脏臭,减轻其紧张,烦躁及怕别人讨厌的心理压力,呕吐前有恶心的病人常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表现为低血压、头晕、目眩、出冷汗及软弱无力,同时伴有紧张不安的情绪,护士应及时发现,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心情。对精神性呕吐病人应消除一切不良因素刺激,必要时可用暗示方法解除病人不良的心理因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体位病人站立时发生呕吐必须立即搀扶坐下或躺下,病情轻者取坐位,重症、体力差或昏迷病人应侧卧,头偏向一侧,迅速取容器接取呕吐物。婴幼儿发生呕吐时,取卧位将头侧向一边,也可将其抱起坐于膝上,右手轻轻拍小儿背部,身体稍向前倾。恰当的体位是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重要环节,胸腹部有伤口者,呕吐时应按压伤口,以减轻痛及避免伤口撕裂。

3.保持呼吸道通畅窒息死亡是呕吐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小儿、老年、神志不清、昏迷病人及呕吐大量鲜血者,必须备好急救物品。病人呕吐时护士应陪伴在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呛咳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少量呕吐物呛入气管,轻拍病人背部可促使其咳出。量多时,应迅速用吸引器吸出,发生窒息者,必要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行气管切开术。

4.清洁口腔病人发生呕吐后,协助给予口鼻清洁。清醒病人给予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婴幼儿、昏迷病人应做好口腔护理,检查耳内、颈部有无流入呕吐物。必要时更换衣单,整理床铺,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将呕吐物的容器及污物拿出病室,使病人有一个安静、清新、舒适的环境。

5.呕吐物处理病人发生呕吐时,应了解呕吐前的饮食、用药情况、不适症状以及呕吐的时间、方式,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以便判断其发病原因。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送验。呕吐物标本化验、测定后应消毒处置后方可倒入下水道。常用消毒药物为0.1%新洁尔灭、2%过氧乙酸、3%碘伏、加入呕吐物内,放置2小时后再倒入下水道。盛呕吐物的容器清洗后,应高压蒸汽消毒或煮沸30分钟后,才能再用,痰盂等可放于3%漂白粉澄清液,或1%次氯酸钠溶液内浸泡2小时以上,取出备用。

6.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而高质量的护理记录是疾病诊断的重要资料。记录的内容包括呕吐前病人的各种情况,呕吐时伴随的症状。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及次数,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同时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以利于在病人水和电解质丧失的情况下作出精确的估计,为治疗提出依据。

7.呕吐不止者,需暂停进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热饮料,以补充水分。对长期、频繁及大量呕吐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补液。

又到秋季腹泻易发时

秋季腹泻多发生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2月。85%的患者为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6个月到3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

秋季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在初秋气温下降的环境下,轮状病毒滋生很快。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夏秋之交的天气变化,因而更容易受到病毒侵害,引发腹泻。

三大症状

发热 发病初期,多数宝宝有高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

腹泻 发热后不久,宝宝开始腹泻,一天十几次,甚至更多。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

呕吐 宝宝可能出现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

预防六法

1.隔离病人。2.饭前便后洗手。3.不吃未经清洗和腐败变质的食物。4.母乳喂养。5.合理用药。6.接种疫苗。

治疗三注意

★及时补液

轻度脱水:可在家中口服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毫升+食用盐1小勺,随时口服。或制备糖盐水:温白开水500毫升+蔗糖2小勺+食用盐1小勺,随时口服。还可在一般的药店买来口服补液盐,用500~800毫升温开水溶解1包,每腹泻一次给患儿服50~100毫升。

中度脱水:须在医院里由医生护士监护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须立即抢救。

据报道,潘生丁对轮状病毒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干扰素也能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是这些药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要禁食 宝宝腹泻时不要禁食,而应鼓励孩子进食。只有在孩子频繁呕吐时才需要禁食,同时应到医院进行静脉补液。食物应以奶、米汤、粥等流质和半流质为主,避免吃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还要注意不吃生冷、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切忌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一般以轮状病毒感染为最常见,因此使用抗生素不仅不对症,还容易引起胃肠道菌群紊乱,加重对患儿身体的损害。

如何处理婴儿呕吐

1.消化道梗阻性呕吐

消化道原因引起的呕吐可能是由于先天的消化道畸形所导致的,又或者是后天的疾病消化阻塞导致的。

(1)宝宝在新生儿期出现呕吐可能有食管闭锁、胃扭转、幽门痉挛、幽门瓣膜、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回肠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畸形(包括肛门闭锁或狭窄等)、消化道重复畸形及胎粪性腹膜炎。

(2)婴幼儿期肠道阻塞性呕吐先天性幽门狭窄、喷门迟缓消失或喷门痉挛、肠套叠和后天性肠扭转。

(3)儿童时期呕吐可因肠壁外压迫、胎粪性腹膜炎后遗粘连、十二指肠前门静脉肠系膜裂孔疝、嵌顿腹股沟斜疝或横膈疝等病引起。

2.感染性呕吐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肺炎以及胃肠道疾病感染所引起的呕吐情况。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

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及颅内高压。

伤食呕吐小儿推拿 小儿呕吐护理指导

1.小儿呕吐后,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进食,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2.呕吐较轻者,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少量多次;呕吐严重者,则需暂时禁食。

3.家长可以给小儿喂食一些果汁,如苹果汁,橙汁等,对电解质紊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小儿呕吐有所缓解时,可以委阳一些清淡少油,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汤,面片,软饭等。

5.小儿呕吐严重的时候,家长要密切关注,防治呕吐物呛入气管,发生窒息,尤其是婴儿;在孩子呕吐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或让孩子坐起来,头向前倾,使呕吐物尽快吐出来而不会呛入气管;同时呕吐严重的孩子应及时就医。

白色辅食给BB不一样的营养

百合莲子瘦肉盅

适用:30月龄以上幼儿

原料:干莲子50g,百合20g,瘦肉100g,高汤600ml,姜5g,盐2g,淀粉1g,食用油2ml,枸杞少许,香油1ml

做法:

1.瘦肉切薄片、百合洗净掰成小片;

2.瘦肉片用淀粉、食用油抓匀腌制15分钟;

3.砂锅中放入高汤、姜片、去芯莲子烧开后转小火煮到莲子软、熟;

4.放入瘦肉大火煮5分钟,加百合再煮2分钟,撒上枸杞、加盐调味,关火。

营养小贴士:

百合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夏季给幼儿食用还有消热、安神、润肺、清心的功效。莲子中的钙、磷和钾含量非常丰富,它能帮助幼儿的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需要。

菜花奶酪沙拉

适用:18月龄以上婴幼儿

原料:菜花300g,枸杞5g,儿童奶酪20g,盐1g,花椒油1ml

做法:

1.菜花洗净,掰开,用盐水浸泡15分钟后再冲洗干净;

2.锅中放水烧开,下菜花煮熟;

3.加入奶酪、枸杞、盐、花椒油拌匀即可。

营养小贴士:

菜花富含的维生素K能防止婴幼儿的磕碰伤痕,极高维生素C能帮助婴幼儿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发育。搭配营养丰富的奶酪,达到了蛋白质互补的作用。

萝卜奶白汤

适用:18月龄以上婴幼儿

原料:白萝卜200g,干虾皮10g,姜5g,清水800ml,盐2g

做法:

1.萝卜洗净去皮,切成丝;

2.锅中放少许油,下姜丝和虾皮煸香;

3.加入清水煮出奶白色后,放入罗卜丝煮熟,出锅钱加盐即可。

营养小贴士:

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能帮助婴幼儿开胃,助消化、去热、还能提高免疫能力。虾皮富含钙元素,也是婴幼儿成长的必要矿物质。

蘑菇银芽汤

适用:24月龄以上幼儿

原料:白玉菇150g,绿豆芽70g,西红柿1个 虾皮5g,姜5g,清水800ml,盐3g,香油1ml

做法:

1.锅中放少许油,下姜丝和虾皮煸香;

2.放入西红柿碎煸炒变软后,加入清水煮开;

3.放入洗净的白玉菇,煮十分钟;

4.最后放入绿豆芽煮熟,加盐调味,出国前淋香油即可。

营养小贴士:

白玉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糖,能促进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绿豆芽维生素C、B2、B1及尼克酸含量高,可以清热解毒,防止便秘。

蒜香蛋

适用:24月龄以上幼儿

原料:鸡蛋3个,大蒜3粒,盐1.5g,米醋5ml,香油1ml

做法:

1.鸡蛋煮熟后去皮;

2.将蛋黄和蛋白切成小块;

3.大蒜去皮,放入捣蒜盅中,加入盐、香油捶成蒜泥,浇在鸡蛋块上拌匀即可。

营养小贴士:

此款蒜香蛋富含蛋白质和卵磷脂及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是1岁以上婴幼儿生长发育、健脑、骨骼发育及新陈代谢的辅食佳品。

玉米牛奶糊

适用:8月龄以上婴幼儿

原料:粘玉米2个,牛奶200ml

做法:

1.粘玉米洗净;

2.放入锅中煮熟;

3.将玉米粒切下来;

4.将玉米粒和牛奶放入搅拌机中,打磨成糊即可。

营养小贴士:

牛奶含有婴幼儿成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其他氨基酸。玉米的钙含量接近乳制品,搭配牛奶食用,可以保证婴幼儿的骨骼生长需要。同时,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又能补充牛奶中的不足。

研究发现宝宝趴着睡长智力

根据《小儿科医学》期刊报告,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较快,但是躺着睡的宝宝也能够慢慢赶上趴着睡的宝宝。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则安全无虞。

那么,到底要让宝宝怎么睡,才会聪明、健康又不会突然窒息呢?

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线,宝宝才会睡得又香又甜。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睡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惊醒,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趴睡还能使宝宝抬头挺胸,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趴睡还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发的呕吐及窒息,消除胀气。

一、提高睡眠质量

国外科学家曾经对80名健康婴儿进行睡眠姿势的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婴儿睡眠时间较长,睡眠质量较高。这可能与趴着睡时机体接受的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等的减少有关。

二、可提高呼吸功效

从人体生理解剖角度说,婴儿的胸廓、肺的后侧部较长,俯卧时肺受挤压程度最轻,呼吸时最符合自然规律。有资料表明,婴儿趴着睡时,呼吸效率较高,血红蛋白含氧量与仰卧睡时相比,增加了5%~10%,可见,婴儿趴着睡有其解剖生理上的合理性。

三、可预防吐奶

儿胃的容量很小,弯曲度不够,加上贲门部收缩力弱,所以婴儿吐乳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贲门靠近胃部中间,人体趴着时贲门部被抬高,可以预防吐奶。这时即使发生吐奶,由于脸朝下,也不至于因呕吐物吸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四、可强健体魄

孩子趴着睡,胸廓受压,床的反作用力可促进心肺的发育。婴儿2个月时就已能抬头,随着孩子四肢的发育,他们开始能独立、随意的进行肢体运动。趴着睡更有利于肢体锻炼。从开始的抬头到两腕支撑抬头,可以增强腕、臂和项背等肌肉的力量。同时孩子从小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独立、自强的精神。

小贴士: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着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一旦有呕吐,要让幼儿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婴儿呕吐发烧护理方法

1、休息和睡眠高热会增加小儿的能量消耗,此时增加小儿的睡眠时间,减少能量的消耗,将有利于机体与疾病的斗争。同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小儿的精神、体[1]温、脉搏、面色等等。要为小儿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过于吵闹;室温以20℃左右为宜,室内不要门窗紧闭,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要防止烟尘,切忌在室内抽烟。

2、饮食发热会导致小儿体内水分散失较多,而且容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孩子的食欲下降。因此,此时不能强求孩子进食,而应减少食量,并增加饮水。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可口的、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帮助孩子开胃。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数可多些,并多给予一些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些水,也可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减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转后再恢复平时的饮食。

3、降温婴幼儿高热时易引起抽痉,因此当小儿体温太高时,父母应注意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一般可用冷毛巾、冰袋湿敷在额头或枕部,也可用35%-50%酒精擦头、上下肢、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帮助散热;或者遵照医生嘱咐用些退热药物,一般体温降到38℃以下时就可以停药。但注意,降温需要有个舒缓的过程,下降太快会让孩子不适应而出现其他症状。

4、保持清洁发烧患儿出汗多,因此勤换内衣,预防受寒显得格外重要。5、淡盐水漱口常常使用淡盐水漱口,可以保持病儿的口腔清洁。

口吐白沫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窒息死亡是呕吐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小儿、老年、神志不清、昏迷病人及呕吐大量鲜血者,必须备好急救物品。病人呕吐时护士应陪伴在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呛咳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少量呕吐物呛入气管,轻拍病人背部可促使其咳出。量多时,应迅速用吸引器吸出,发生窒息者,必要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行气管切开术。

清洁口腔 病人发生呕吐后,协助给予口鼻清洁。清醒病人给予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婴幼儿、昏迷病人应做好口腔护理,检查耳内、颈部有无流入呕吐物。必要时更换衣单,整理床铺,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将呕吐物的容器及污物拿出病室,使病人有一个安静、清新、舒适的环境。

呕吐物处理 病人发生呕吐时,应了解呕吐前的饮食、用药情况、不适症状以及呕吐的时间、方式,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以便判断其发病原因。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送验。呕吐物标本化验、测定后应消毒处置后方可倒入下水道。常用消毒药物为0.1%新洁尔灭、2%过氧乙酸、3%碘伏、加入呕吐物内,放置2小时后再倒入下水道。盛呕吐物的容器清洗后,应高压蒸汽消毒或煮沸30分钟后,才能再用,痰盂等可放于3%漂白粉澄清液,或1%次氯酸钠溶液内浸泡2小时以上,取出备用。

新生儿重症维护

过半岁后,婴幼儿体内携带的母体抗体已经差不多用完了,这时候婴幼儿就有可能被疾病侵扰。很多时候,婴幼儿就只是简单的感冒发烧。但也有些时候,婴幼儿就不知不觉的被重疾缠身了。重疾具体症状如下:

重疾症状描述

如果宝宝有严重疾病话,重要的是尽快去医院治疗。以下症状应该被视为重疾:

高声或微弱或连续的哭;

游戏中无响应或不活跃;

宝宝囟门隆起;

颈部僵硬;

超过8个小时不喝水或喝奶;

三个月不到时体温超过38℃,或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时,体温超过39℃;体温高,但手脚冰冷;

高温伴随精神萎靡,惊厥或抽搐;

脸色发青,苍白或铁青;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异常昏昏欲睡,难以唤醒或好像不认识人;

反复呕吐或胆汁染色呕吐;

相关推荐

小儿咳嗽呕吐的6个护理方法

小儿咳嗽呕吐护理有哪些 1.上呼吸道感染时小儿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并还会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 2.如果小儿是因异味空气而引起咳嗽,房间里不要有人吸烟,也不要有其他异味气体,如厨房油烟等,这些都会加重咳嗽。房间里做卫生时不要让灰尘飞扬起来,可用湿抹布轻轻擦拭家具,以免引发咳嗽。 3. 夜间咳嗽厉害可稍抬枕头,减少患儿胃食道返流对咽喉部刺激。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气管引起咳嗽,影响睡眠

新妈妈怎么应对宝宝吐奶方法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那到底宝宝为什么会吐奶,又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宝宝吐奶呢?请听小编娓娓道来。 宝宝吐奶 妈妈应对妙招 新生儿吐奶原因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而且他们的胃部和喉部都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

皮肤过敏的护理事项有什么呢

1、饮食保健 要消除婴儿皮肤过敏最好是喂母乳,母乳喂养能大幅降低过敏产生。母乳喂养最好坚持至六个月。一般宝宝在四个月左右添加辅食,宝宝皮肤过敏六个月后才能添加。如果六个月大时肠道的吸收仍不稳定,容易呕吐,则添加辅食时间还要延长。另外婴幼儿饮食以清淡为好,调味料及色素尽量减少。 2、减少卧室的尘埃 要消除婴儿皮肤过敏减要少卧室的尘埃,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勤用湿布擦拭,勤换洗小儿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以免小儿皮肤过敏的发生。 3、避免接触刺激物 香水、杀虫剂等挥发性物质尽可能避免使用。室内使用高效能的空气滤

儿童肛瘘的术前护理要点及措施有哪些

术前护理要点及措施:(1) 按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消除家长焦虑情绪。(3) 饮食护理婴幼儿注意饮食营养,年长儿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4) 温水坐浴:水温为43〜46°C,每日 2〜3次,每次20〜30min,每次便后及时坐浴。(5) 肠道准备:术前3d进食少渣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预防感染。术前Id进流质饮食,术前晚行清洁灌肠。

夏季宝宝游泳有什么好处

夏日宝宝游泳的好处: 游泳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减弱了重力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为心脏的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水波对皮肤的拍击,又能对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因此,通过游泳可以使心脏得到更好的锻炼。游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使得肺活量增加,对胸廓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活动比在陆地上活动消耗能量多。为了补偿,就要求消化系统加强消化、吸收功能,来摄取大量的养分,以满足需要。这无疑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有益。 经常参加游泳的婴幼儿,由于从小就在水的环境中活动,因此极少伤风感冒。日本儿童游泳科研工

夏天小儿为何反复腹泻感冒

小儿腹泻频发 原因:胃酸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小贴士:热敷腹部,减慢胃肠道肌肉运动 夏季儿科接诊的小儿消化道疾病有很大一部分是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由于夏季气温太高,胃酸分泌减少,再加上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又稀释了胃酸,杀菌能力差,且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易发生小儿消化不良,导致腹泻。主要症状为排绿色粪便,常伴发烧、腹胀、呕吐、哭闹不安等。因此,对婴幼儿应尽量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不要在夏季断奶,两次喂奶中间要让孩子喝点白开水。如果是人工

新妈妈最容易犯的7个错误

1、害怕宝宝哭闹 亚特兰大儿科护理专家詹妮弗•沃克表示,很多妈妈一听到宝宝哭,就赶紧抱起来、喂奶。事实上,哭是婴儿的天性,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数情况下,婴儿哭泣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如果哭泣超过1个小时无法平复,甚至伴有发烧、皮疹、呕吐、腹部肿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2、忽视口腔护理 纽约牙科专家索尔•普莱斯纳博士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小宝宝无需注意口腔卫生,可一旦发现问题就为时已晚。口腔卫生习惯的确要从婴儿抓 起。普莱斯纳博士特别提出以下建议:一旦宝宝出牙,立即停止床上喝牛奶,否则会增加蛀牙几率;

婴幼儿肺炎护理六要点

要点1 肺炎患儿的室内要保持清洁和新鲜空气,室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室内比较冷可以使用取暖器,但是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不利于吸人新鲜空气,所以封闭的房间应该定时开窗通风,开窗时要注意关门,避免对流风。室温最好维持在18—22℃,保持适当湿度,以防干燥空气吸入气管,痰液不容易咳出,冬天可使用超声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水槽、湿布等,也可在火炉上放一水壶,将盖打开,让水汽蒸发。 要点2 肺炎患儿在发热的时候最好是卧床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对于缓解病情很有好处。对多痰的患儿可定时拍打他的背部,帮助他排出痰液。

秋季腹泻患儿的家庭护理常识

1 饮食护理:(1)若正在添加辅食的患儿,要暂停辅食或减少次数与量。幼儿应停止喂食含脂肪高的食物。有母乳者应尽量哺乳。 (2)恶心呕吐的孩子,除了应给易消化的食物外,要少量多次,缓慢喂食饭。当腹泻呕吐特别严重时,可减少喂食次数,不主张长期禁食,以免对小儿不利。 (3)呕吐不甚严重的腹泻患儿,尽量喂口服补盐液,对轻中度脱水者只要坚 持喂哺,脱水一般可以纠正。 (4)对尚未发生脱水的腹泻患儿,腹泻不久就可以喂补液盐,可防止或减少脱水酸中毒的发生,如果家中没有补液盐,可用米汤或开水加适当的盐代替,每500ml加

幼儿急疹伴随拉肚子吗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皮肤性疾病,幼儿急疹目前证实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它好发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生后六到七个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其典型表现为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突然高热,体温一般为38.9-40.5度之间,但除食欲不振以外,患儿往往精神好,极个别患儿表现为低热,体温不超过38度,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一般24小时内降至正常。 热退后或体温下降同时体表开始出现皮疹,发病期间患儿常合并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轻度的烦躁不安,不适及腹泻等症状。 所以幼儿急疹的小孩子有可能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