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疼原来是感染了
宝宝耳朵疼原来是感染了
3种方法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
1.母乳喂养增加免疫力 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增加宝宝的免疫防御功能,调查研究发现,出生4个月内采取母乳喂养的宝宝,耳道感染发生的几率将减少一半。
2.远离二手烟环境 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容易增加宝宝的耳道感染易感率。香烟烟雾中含有许多小颗粒状物质,这些颗粒会阻塞咽鼓管,增加反复感染的风险。
3.不含奶嘴睡觉 宝宝睡觉时含着奶瓶吸奶,会增加耳道的感染率。持续的吞咽动作使咽鼓管一直处于开放状态,而仰卧很容易将奶水误入咽鼓管内,贮留在中耳管腔内,引发感染。睡前安抚式地给宝宝吸吮奶嘴,也会增加中耳感染率。 最好的办法就是抱着宝宝吃奶,不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耳道感染治疗提醒 ·药物 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是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是首选的一线治疗耳道感染的抗生素药物。然而,引起耳道感染的细菌常是耐药性的,所以常规使用的药物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细菌引起的耳道感染,只能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才能得到控制。 ·并非所有抗生素都有效 在育儿经验交流中,你会了解到其他宝宝的用药情况,而对其他宝宝有效的抗生素可能对你的宝宝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大多数耳道感染会自然痊愈,美国儿童学会建议医生对于2岁以下宝宝发生的轻至中度耳道感染,无需积极采取抗生素治疗。宝宝通常会给妈妈一些暗示:48小时内宝宝感觉好多了,不发热了,胃口好了,睡眠安稳了。 ·配合医生治疗 当医生采取观察、等待的治疗方法时,会预先给宝宝开一些安全防范处方,并告诉你如果宝宝在2天内没有好转时,再服用这些安全防范处方。 你对此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一开始就让宝宝采取药物治疗呢?首先,2岁以下的宝宝无法述说身体的不适,更无法告诉你不适的严重程度;再者,抗生素可以缩短不适症状延续的时间,同时可以预防一些并发症。
缓解疼痛的方法 一些家庭护理技巧能帮助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热敷 应用潮湿和热的作用,用热湿毛巾敷盖于宝宝的耳廓,可以让宝宝感觉舒服点。等热气散失时取下,每天热敷几次。最好不要使用热水垫或热水袋,很容易引起皮肤烫伤。 ·伸直全身 宝宝在玩耍和站立的时候通常很好,没有不适症状,但一到夜间,宝宝常常痛苦难耐,因为平躺会增加中耳压力。因此,尽量让宝宝睡直,疼痛会减轻。
耳朵感染会使听力下降吗 耳道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听力的暂时性丢失,这正是妈妈担心的。 在病菌完全清除后,液体还会持续停留在中耳腔内,因此严重影响了传音功能。通常在感染后的3周内,液体才能完全清除干净,有时甚至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宝宝长时间听力下降,就要去医院做听力检查。 需要看医生的情况 ·听力检测提示宝宝的听力明显散失; ·半岁以下的宝宝发生3次以上的耳道感染; ·1岁以内的宝宝发生4次或更多次数的耳道感染。
宝宝耳朵痛吃什么药 轻微疼痛
当宝宝耳朵疼时,为了快速缓解宝宝疼痛,可以先让宝宝服下解热镇痛剂溶液,比如乙酰氨基酚或儿童用的布洛芬,然后采取热敷的方法。
让宝宝患部靠在包裹着毛巾的温水袋上,使头部疼痛一侧朝下,以便让耳朵的渗出液排出来。或是直接用热湿毛巾敷盖于宝宝的耳廓,等热气散失时取下,每天热敷几次。
一般来说,宝宝在玩耍和站立的时候通常很好,没有耳朵疼的不适症状,但一到晚上宝宝平躺时就会增加中耳压力,就会疼痛难忍,因此尽量让宝宝睡直,疼痛会减轻些。
能不能帮宝宝掏耳朵
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因为掏耳朵住了院!前几日,乐乐妈给乐乐洗完澡后照例给宝宝掏耳朵。谁知道宝宝在这个时候一挣扎,妈妈用棉签把宝贝的耳道和里面的耳鼓掏烂了,孩子当晚就发烧了,送到医院住了四天才有点好转!
宝宝耳朵不能随便掏
小孩由于自己没有掏耳朵的习惯,很多家长都乐意“帮助”孩子。由于孩子的外耳道皮肤更加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并且家长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力度,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此外,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有的家长常常拿掏耳勺或小发卡给孩子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而且也是很危险的。即使宝宝耳朵痒或里面进去异物了也不能擅自处理,否则就有可能和上面的事例一样让宝宝耳膜损伤长大了还有可能影响听力。
宝宝急性中耳炎的症状
宝宝拉、揪或拽自己的耳朵,这可能表示他耳朵疼。不过,宝宝有时候就是喜欢拽耳朵,不管什么原因,或者根本没有原因,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其他方面看上去都很好,那么他可能就没有急性中耳炎。
• 宝宝拉肚子。导致耳朵感染的病毒也可能影响到肠胃,使宝宝腹泻。
• 宝宝食欲降低。急性中耳炎可能造成肠胃不舒服,还可能使宝宝吞咽和咀嚼东西时感到疼痛。所以你要是发现宝宝吸了几口奶后,就把脑袋从你的乳房或奶瓶上撇开,也可能是因为耳部有炎症。
• 从宝宝耳朵里流出黄色或白色的液体。大部分宝宝不会出现这种症状,但如果出现了就说明确实有感染。这也说明宝宝中耳的鼓膜上已经出现小洞。不过,不用担心,一旦感染治好了,这个小洞也能自己长好。
• 宝宝耳朵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宝宝耳屎多有什么危害
1、如果宝宝的耳屎过多,造成了外耳道阻塞,容易形成“耵聍栓塞”。不及时取出,栓塞会越来越大,压迫外耳道的皮肤,可能会诱发外耳道的皮肤糜烂、肿涨及肉芽形成。
2、耳屎过多可能引起宝宝外耳道发炎,产生疼痛感。耳屎过多如果紧贴耳膜,可能引起耳鸣、头晕、反射性咳嗽、头痛等,严重的还可能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炎等。
3、长时间耳屎栓塞和耳道感染可引起宝宝外耳道皮肤破损,甚至产生外耳道脂瘤。
4、宝宝耳屎多会影响他的听力。当耳道塞满耳屎时,宝宝的听力会减弱。耳朵感染时或感染后,中耳里有积液也会造成听力损失。此外,耳屎多也会导致耳朵疼痛。
儿童耳朵进水该怎么办
一、反复张嘴促排水
洗澡时宝宝耳朵进水,应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使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
二、遵医嘱滴药水,控制炎症
宝宝耳朵进水发炎怎么办?单纯性外耳道炎先用3%过氧化氢液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氧氟沙星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注意用药遵医嘱
三、慎用抗生素
宝宝耳朵发炎怎么办,大部分都不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疗。有时医生会根据情况需要判断是否只要普通护理还是需要药物治疗。对于二至十二岁的儿童,通常只有在确定是急性中耳炎或者是孩子的感染症状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推荐用抗生素治疗。
四、若不慎感染中耳炎,就要及时治疗
症状:对于父母来说,必须注意宝宝的行为,感冒时有无耳痛、流脓表现。如果宝宝得了中耳炎,比较轻的话,一般就是吵闹、甩头、用手抓耳朵等情况,如果比较重了就会有高烧,耳朵里流黄水。小儿患上中耳炎后,主要表现为耳朵疼痛、鼓膜充血,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化脓甚至鼓膜穿孔。父母平日需注意宝宝听力表现,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提示:中耳炎如果及时治疗,一般3-4天可以痊愈,治疗不及时会损害听力,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失聪。
五、如何预防宝宝耳朵进水
给宝宝洗头时使用专用的婴儿洗头帽,避免水流到宝宝的耳朵和眼睛里;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喝水;宝宝躺着哭闹时,要及时把他的眼睛擦干,注意看眼泪有没有流进耳朵里;给宝宝洗澡时,宝宝外耳道进水是很常见的事情,爸爸妈妈要注意拿干净的棉棒,把它清理干净,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或者用耳勺等器械掏,以免破皮后引发感染,最好使用取两个松软棉球放于外耳廓处,约3——5分钟,水便会被吸到棉球里头。外耳道进水最多引起外耳道炎或者鼓膜外部的炎症,它不会引起中耳炎。
三岁宝宝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1、感冒因素。婴幼儿耳咽管比大人的短,而且宽,因此,儿童口腔、鼻腔的液体很容易返流到中耳腔,以致引起中耳感染;同时,婴幼儿的抵抗力低下,也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耳朵进水。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因为小儿的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感染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如果处理不及时,中耳腔内的脓液可因压力增高而穿破鼓膜流出,所以儿童在游泳时更应注意预防耳部进水。
3、外耳道炎:当耳内不适、发痒时,有人喜欢用指甲、发夹、毛线针、短木棒、火柴杆等在耳内盲目掏挖。如果挖得过猛或被人碰撞时,很容易将耳道皮肤戳破,引起皮肤感染发炎。此病不仅有耳痛,而且还可能伴有出血。
4、外耳道疖肿:当外耳道炎得不到及时治疗时,或者年老体弱、患有糖尿病时,或耳道皮肤较长时间受到水的浸渍,皮肤表面抵抗力减弱时,容易发生耳道疖肿。疖肿会逐渐肿胀、化脓,将耳道堵塞,引起逐渐加重的疼痛。
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几种情况都是较为常见的,从中不难看出有一些病理性因素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家长们在听到孩子说自己耳朵不适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是到耳鼻喉科做详细的检查,以便能够尽快发现感染的病灶并进行治疗。
宝宝发育期3种痛妈妈别忽略
1.肠绞痛
这种疼痛没有病因,多发生在出生2周以后或是6周宝宝身上。等到4个月之后大部分的宝宝就能痊愈了。
症状:
如果宝宝每周出现三次以上这种情况且持续三周,那么宝宝就患上了肠绞痛。当宝宝在患上肠绞痛之后,他会在傍晚或是半夜哭闹,每次持续1-3小时;不愿吃奶或是边哭边吃。睡觉不踏实,会突然尖叫、身体蜷缩,伴有胀气情况。
缓解方法:
家长可以给宝宝换奶粉;洗热水澡(水温不要太高);轻轻摇晃宝宝;给宝宝换个姿势;使用安抚奶嘴;热敷小肚子;换个环境等。
2.耳朵痛
宝宝耳朵疼痛一般多数是因为耳朵受到感染引发中耳炎。
症状:
轻微或是剧烈耳朵疼痛;耳朵流黄水,恶心没有食欲,腹泻、无缘由的发高烧、时不时用手抓挠耳朵、睡不安稳、听力下降。
缓解方法: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耳朵感染都会不治而愈,如果两天之后还没有好转,就要带宝宝就医了。尤其是两岁一下的宝宝更要及早就医;家长可以在宝宝耳朵边上放上热水袋以缓解疼痛;不要让宝宝用手抓挠耳朵,以免加重症状;服用止疼药物或是抗生素(遵循医嘱)。
预防方法:
家长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不要随便给宝宝挖耳朵;洗澡洗头时不要让水进入宝宝耳朵里面;多带宝宝去户外运动,增强体质;积极治疗预防吸道感染类疾病。
3.生长痛
这里的生长痛不是指骨骼而是指软组织,这种痛发生在3-12岁儿童身上,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动消失。
原因:
宝宝骨骼生长发育速度过快,韧带与肌肉生长发育速度过慢,快慢不统一引发疼痛;宝宝运动过于激烈、发育期间身体组织代谢产物过多,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发肌肉酸痛。
症状:
疼痛一般多出现在大腿、小腿或是膝关节处,偶尔出现在腹部。疼痛时间多在傍晚和晚上,时间有几秒的,也有几小时的。
缓解:
热敷按摩宝宝疼痛部位,减少运动量,多休息;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身体维生素,让肌肉、韧带与骨骼的生长速度一致;疼痛剧烈、局部红肿、发热、寒战等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
三岁宝宝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1、感冒因素。婴幼儿耳咽管比大人的短,而且宽,因此,儿童口腔、鼻腔的液体很容易返流到中耳腔,以致引起中耳感染;同时,婴幼儿的抵抗力低下,也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耳朵进水。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因为小儿的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感染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如果处理不及时,中耳腔内的脓液可因压力增高而穿破鼓膜流出,所以儿童在游泳时更应注意预防耳部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