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虹视的区别要点
真假虹视的区别要点
生活中如果看灯光时在其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类似夏天雨过天晴后空中的彩虹,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虹视现象。
1.出现的虹视有无光谱(彩环样)排列;
2.红绿彩环是否清楚;
3.虹视出现时的时间及出现时的眼压如何;
4.虹视出现时有无角膜水肿;
5.虹视出现时有无伴随症状,如眼胀、鼻酸、雾视及头疼等;
6.用缩瞳药点眼后能否使虹视消失。
如何辨别真假斜视
儿童如何辨别真假斜视:
1.婴儿间歇性内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两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引起两眼内聚,出现间歇性内斜视,4-6个月后,当眼睛开始调节时,内斜可自行消失。
2.内呲赘皮。这种情况最容易误认为是内斜,也是假性斜视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眼内呲赘皮遮盖了眼内呲部,严重的可遮盖部分巩膜,以至于鼻侧巩膜暴露的比颞侧少,加上婴儿的鼻根过宽,从外观上给人一种内斜视(对眼)的感觉。患儿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鉴别的方法是将患儿鼻根部皮肤捏起,鼻侧巩膜暴露多些,“内斜视”便消失了。另外也可以采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电筒光照射在小儿两眼之间,观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间;或用交替遮盖一眼的方法检查眼位来鉴别。
3.瞳孔距离过小。当两眼眶距及瞳孔距离过小时,会给人有内斜视的感觉。假性外斜视主要有瞳孔距离过大,会造成外斜感。
4.假性斜视常与真性斜视相混淆,并不能让人一眼就判断出来是假性斜视,即使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也要经过反复多次检查才能判断正确。
如何诊断鉴别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
NVI可以出现在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中,患眼一般安静而不充血,新生血管见于房角,外观纤细,壁薄而脆弱,可有自发性前房积血,但出血更常发生于患眼手术后或房角检查时的某些操作中,这些血管可以跨过巩膜突到达小梁网,青光眼相当常见,大多数为开角性机制。
2.剥脱综合征
NVI也可出现在剥脱综合征中,这些血管外观纤细,临床检查时容易疏漏,尤其在深色虹膜的患眼上,通过虹膜造影表明,每个NVI患眼都存在着虹膜低灌注,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血管壁窗孔变小,管腔变细以及内皮增厚,这解释了荧光渗漏的原因,但尚无真性NVG的文献报道。
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前节炎症能够引起明显的虹膜新生血管,有时在临床上与NVI难于区分,这在糖尿病时尤其如此,白内障摘除以后严重的虹膜炎和继发性虹膜血管扩张与突发性NVG相像,根据目前对于NVI发病机制和前列腺素在该过程中作用的认识,炎症足以引起虹膜血管充血扩张,已有视网膜灌注损害的患眼中更加明显,无论如何,采用局部皮质激素治疗以后假性NVI会消失,而真性NVI将依然存在。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NVG的体征和症状通常表现得突然而显著,因此患者首次发病,患眼既有炎症且眼压60mmHg甚至更高不足为奇,另一方面,NVG的潜在病因,例如糖尿病或CRVO,一般长期持续存在,NVG进入晚期,眼压升高而且角膜混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鉴别诊断上肯定首当其冲,即使使用全身高渗剂和局部甘油,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已不可能,然而,一般可以通过混浊的角膜看见NVI,更加重要的是,对侧眼的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将会提供有关线索,因为窄角和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为双侧性,或有通过手术或激光进行虹膜切除的病史。
葡萄膜炎:可致盲的“红眼病”
葡萄膜炎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前葡萄膜炎(角膜、虹膜、前睫状体和巩膜的炎症)、中间葡萄膜炎(睫状体、玻璃体、周边脉络膜和视网膜的炎症)和后葡萄膜炎(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的炎症)三大类;病因繁多而复杂,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非感染性的包括风湿病、自身免疫病、肿瘤转移、药物、动物皮毛、人工晶体等,都可引起葡萄膜炎,但多种复合病因发病较多见。
还有一些全身病可引起儿童葡萄膜炎。1、幼年型慢性关节炎:可引起或并发葡萄膜炎,发生率为11.32%;双眼先后发病,多为慢性虹膜睫状体炎,也可伴发脉络膜视网膜炎、全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视乳头炎等,易并发白内障、带状角膜病变和继发性青光眼等。2、类肉瘤病:是少年儿童葡萄膜炎的主要病因,可侵犯全身器官引起多发性病变,眼部多表现为眼睑皮肤结节、假霰粒肿、泪腺肿,其中以葡萄膜炎较常见且对视力损害严重。3、其他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behcet病、vogot-小柳原田综合征等,都可发生于少年儿童。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虹视
一、结膜炎
由于粘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在擦去分泌物之后,虹视即可消失.如果外结膜囊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
可出现虹视.
二、角膜炎
因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
三、色素膜炎
因累计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出现大泡样或小泡样时.色素膜炎即可有虹视症状.
四、白内障
由于放射状排列的晶体纤维吸水、肿胀,产生分光作用所致.
五、青光眼
青光眼眼压升高时,角膜过度伸展,使角膜水肿,患者看到白炽光周围出现彩色晕轮像雨后彩虹(把白炽光分解为七色光线一样),呈现内绿外红的排列顺序,称为虹视。虹视可作为青光眼诊断的重要主观指征之一,称为真性虹视。因为晶状体混浊、角膜薄翳、的卡因点眼后角膜表层混浊,慢性结膜炎或睑板腺分泌旺盛时,其分泌物呈薄膜样蒙在角膜上,引起屈折作用等因素造成的“虹视”,与青光眼眼压高造成的虹视有着本质的不同,称为假性虹视。
真近视与假近视的鉴别
1、睫状肌麻痹法:
在于用睫状肌麻痹药放松调节,使睫状肌松弛,使眼处于静态屈光状态,再查视力及验光确定。用1%阿托品滴眼剂,每日1~2次,连续3~4天;或2%后马托品或0.5%托品酰胺每5~15分钟一次共6次。滴眼前、后分别查小孔镜下裸眼视力,若散瞳后视力不变为真性近视,视力增加为假性近视;验光有近视屈光度为真,无近视屈光度为假。这是公认的鉴别诊断最可靠方法。
2、云雾法:
让病人双眼同时戴+3.0D球面镜,看远物持续3分钟,然后去掉右镜片,立即查得裸眼视力,视力进步者为假性,不进步者为真性;再以同法检查左眼。此方法不十分确切。
3、动态检影法:
(1)不用散瞳,先查双眼远、近裸眼视力。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又无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为鉴别对象;
(2)暗室内医生和病人面对而坐;
(3)患者戴试镜架,左右眼前均放+2.25D球镜;
(4)患者双眼同时注视检影镜上视标(反光镜侧方贴5号字或大、小、上、下等笔划少的字,用检影镜旁裂隙光照明);
(5)作33cm距离同位动态检影。
儿童不同年龄的斜视是什么
斜视指的是两眼向前注视时,两只眼位不平行,有一只眼向内斜(内斜视)或向外斜(外斜视)。内斜视时这只眼的眼白部分外侧多,黑眼珠(角膜及其后面的虹膜)偏向鼻部;反之为外斜。在幼儿时期,由于鼻梁尚未发育,加上眼内角与鼻根部皮肤较紧,以致两眼内眼角之间较宽些,使两眼内侧的眼白部分被遮,显得外侧的眼白部分多于内侧,好像两眼内斜。只要待鼻骨发育高些,将两眼间皮肤撑起,就不再显内斜了。但是真正的斜视就不如此,儿童长大,斜视不变。如到入学时再查视力,会发现斜视的眼视力不好,也不能用眼镜矫正,这称之为弱视,也就是经过检查来发现眼有器质性改变,而视力又不能矫正。
另外有些小孩子即使眼位是正常的,看起来也有点像"对眼",通常称之为"假性内斜视"。虽然说这种外观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会好转,不需治疗。也有些家长把孩子喜欢歪头看电视当作斜视,其实这不一定是眼科所指的斜视,应认真检查是否有真性斜视或散光等问题存在。
如何辨别真假近视
云雾法
先让近视患者戴度数较高的凸透镜片,注视5米远的视力表,这样可以使患者处于痉挛状态的睫状肌放松,消除调节作用。开始患者会感到视物模糊不清,几分钟之后,便会稍感清楚些。以后逐渐减低凸透镜片的度数(换镜片时,必须放上第二个镜片之后才能取下第一个镜片),如果递减至没有度数的平光镜时,视力恢复到正常或较试验前视力有明显提高,证明是假性近视,或有一部分假性近视存在。
散瞳法
一般14岁以下的少年,由于调节力过强,常用散瞳的方法使调节麻痹来进行验光检查。多用1%-2%的阿托品散瞳,每日2次,连续3-4天。14岁以上者,可用2%的后马托品眼药水,每10分钟滴1次,共4-6次;也可用快速散瞳剂托品酰胺眼药水,每5分钟滴1次,共3-4次。如果散瞳后视力较散瞳前有提高,或已恢复到正常视力时,说明有假性近视成分,或者完全为假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