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道家养生之动静合宜乃养生长寿之道

道家养生之动静合宜乃养生长寿之道

古人云:“勤可以致寿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勤有三益》),同样,“‘静’可以益寿”(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过“清静养生”和“运动养生”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始于老子,老子的“致虚静,守静笃”、“无欲以静”的思想,对中医清静养生学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所谓“静”是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轻动,以便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后者始于庄子,他提倡“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华佗倡导五禽戏,孙思邈提倡“常欲小劳”等。所谓“动”包括走动、活动、运动、劳动等。

欲求长生之道,到底以静为主还是以动为主?历来养生家众说纷纭。应该说,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不能截然分开。早在南北朝时期宋梁间的著名医药学家、道家陶弘景就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养生。”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也提出“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二程集·粹言》)到明清时期则逐步形成动静合宜、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明代医家万全在《养生四要》中强调“动静不失其常”。清代医家方开则进一步阐明:“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则伤阳,阴必偏胜。”(《延年九转法》)这些对我们当前的养生健身活动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道家养生药浴

药浴可以缓解疲劳

1、五香汤组方 五香汤一 主料:檀香、玄参 五香汤方二 主料:白芷、桃皮、柏叶 五香汤方三 主料:兰香、零陵香 功效:振奋精神、缓解疲劳、 提神醒脑、芳香避讳、养颜抗衰

2、 味甘露汤 主料:刺柏、列香杜鹃 功效:散寒祛风、发汗利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燥湿止痒。

3、 调节血脂方 主料:螺旋藻、丹参、玫瑰花 功效:和血降脂、祛淤排毒。

4、 抗疲劳方 主料:金银花藤、泽兰、威灵仙 功效:对运动性疲劳、脑力疲劳均有效。

5、 减肥组方 减肥方一 主料:泽兰、冬瓜皮、炙黄芪 功效:适用于便溏、怕冷、体力不足等阳虚型肥胖。 减肥方二 主料:金银花藤、莪术、防风 功效:适用于关节痛、舌质紫暗、脉涩等肥胖。

长寿离不开的养生“十不过”

1.衣不过暖。 道家讲究衣着简朴、得体和舒适,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气候和不同的修炼境界选择最适宜的服饰。人体经脉气血畅通,就不会有寒冷的感觉。“衣不过暖”指的是不能过度依赖多穿衣来实现保暖作用,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对于“捂”和“冻”的问题,道家更多地是选择“冻”。“穿到七分暖,神敛心也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食不过饱。 道家修行绝非“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是要放下世间的喧嚣与嘈杂,寻求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食不过饱”指的是不宜大吃大喝,要经常让身体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多食不利于养生,正所谓“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袭”。

“辟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道家养生方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甚至长期不食果蔬米面和烟火熟食。推荐少吃是对的,但“辟谷”要有专业指导,一般人切莫随意、盲目去做。

3.住不过奢。 居住环境要简单、接地气。道家养生中的“九守”,就是要人们守住奢侈之风,与道沉浮,自可长生不衰。九守即:守和———阴阳调和;守信———内守精神;守气———内守血气;守仁———遵仁义之道而行之;守简———俭以养生而不贪;守易———不为外感而保全性命;守清———清虚而顺应自然;守盈———知足常乐;守弱———和乐其气而平夷其形。其中守简、守易、守清就是提倡要简易清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4.行不过富。 道家并非排斥财富,“行不过富”是说不能过度追逐金钱或为金钱所困。行指出行、行为、行事、行动,意思是出行不能依靠豪华舟车、行为不能一掷千金、行事不能重财轻德、行动不能以金钱来开道。道家认为“财能破气”,过度追逐金钱就会影响修炼,甚至造成“精气离散”。 5.劳不过累。道家养生十分注重形体修炼和体力劳动,但也强调“劳作有度,不使伤身”,“五劳七伤”为道家养生之大忌。“五劳”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因此,善养生者要尽量避免五脏、气血、经脉、筋骨因过度疲倦或七情太过而受损。

6.逸不过安。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家所提倡的飘逸洒脱、安贫乐道,并非让人们内心空虚、安然守旧,而是要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让身心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智慧得到增长。

7.喜不过欢。 喜是七种情志之一,但对好事、喜事、高兴和快乐事的兴奋极致也应有所矜持和节制。“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喜极而泣。“喜不过欢”是提醒人们喜与欢不宜太过,不可超出人们的心理阈值。

8.怒不过暴。 修心必先修德,养身须先制怒。历史上“冲冠一怒为红颜”、 “雷霆之怒动九霄”,小则误人误事、害人害己,大则干戈四起、祸国殃民。老子说得好,“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与人相处时不分是非曲直,动辄发火,是没有涵养的表现,也是道家养生大忌。火气大的人应加强修养,注意制怒。世人的许多怒气来自贪欲与私心,如果能用一颗淡泊的心对待世上的功名利禄,怒气自然也就淡化和释然了。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令人气愤的事,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

9.名不过求。 功名有如过眼云烟,有的人今天看似飞黄腾达,明天则有可能沦为阶下之囚。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和强求虚名。道家提倡“淡然”,凡事都要淡然处之,莫为镜花水月而强求。真正做到“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门前花开花落”。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心宽大度、忘怀得失,自然就能远离是非、无忧无虑,度过一个逍遥自在的人生。

10.利不过贪。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凡利益熏心、贪得无厌之徒,肯定是一个不懂养生之人。道家养生提倡“十三虚无”:虚———遗形忘体,恬然若无;无———损心弃意,废伪去欲;清———专精积神,不为物杂;静———反神服气,安而不动;微———深居闲处,功名不显;寡———闲云野鹤,独得道游;柔———呼吸中和,滑泽细微;弱 ———缓形从体,以奉百事;卑———憎恶尊荣,安贫乐辱;损———遁盈逃满,衣食粗疏;时———静作随阳,应变却邪;和———不喜不怒,不哀不乐;啬 ———节视节听,精神内守。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去利存性,悟道修真”的养生法则。 道家养生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生命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

​中医女性养生的方法

1.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说的是我们养生一定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它。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3.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立冬辟谷好吗

不好。

因为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此时为了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调整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人们需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营养驱寒食物,但辟谷是一种仅喝水、不进食的道家养生方法,如果此时辟谷,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被寒气入侵,从而引发疾病和身体不适。

长寿养生秘诀 动与静=2:1

动则养形,静则养神,老人锻炼应该动静结合,每天分配的时间约为2:1。动指每周5天,每天30~60分钟运动,推荐走路锻炼。

老人运动最重要是把握度,锻炼时感觉不吃力,微微出汗即可。锻炼后,老人应变得精神更好、食欲增加。

静指静养。静坐能放松神经,缓解压力,可以每天早晚进行,每天约10~30分钟,静坐时可放空心思,或听听轻音乐。

此外,看书看报、聊天下棋有健脑作用,也属于静养的一种。需要提醒的是,不论看书,还是下棋,都要控制坐着不动的时间,最好半小时就起来走动一下。

长寿男人的养生之道

1、生活要有规律

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肩上的担子重,压力大、应酬多,很多情况下会病来如山倒!那怎么才能调节好生活规律呢?首先做事情要学会分流、统筹,充分利用时间,而不是急急忙忙一团糟。

不要加班加点的干,现在新闻很多报道过劳死的消息,工作固然要紧,但是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断送在工作台上实在可惜。平常也要早睡早起,经常锻炼身体。

2、不要暴食暴饮

很多中年男性比较胖,大腹便便,普遍发福。很多人喜欢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肝甚至硬化,后果相当严重。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堆积、不消化,给身体增加负担。

平时要饮食规律,少吃含脂肪量大的食物。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炸食品。可以少食多餐。

3、心平气和

平常我们要保持心平气和,要学会控制情绪。过度的生气暴怒会伤及脾脏。遇到事情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无需动怒、无需堪忧。

有时候我们总是说:我是个急性子,很多人都是急性子,遇到事情毛毛躁躁的,慌慌张张的,为何不放松自己,缓解一下急骤的氛围!

4、有病需从医

很多中年男性,身体会出现小问题,他们都会选择拖着、挨着、扛着,等到实在不行了,去医院一检查,完了,癌症!人到中年,各个器官有明显的退化,此时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如果有任何异常,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切勿耽搁!有些疾病,等到觉得不舒服了再去检查已经到了晚期了,因此,中年人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延长寿命的养生之道

晚餐少且偏素:+2分

俗话说,“常吃八分饱,延年又益寿”,晚餐更要以七八分饱为宜。因为晚上人的心跳和血液循环都会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循环更缓慢,不但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孩子则可能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积食。

晚餐的荤素搭配要视家人的身体状况来定。一般老人的晚餐应以素为主;小孩可以荤素搭配,稍微偏素;有些年轻人晚上还要学习、工作,也可以适当增加荤菜。总原则是,晚餐要避免大鱼大肉、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杂粮、谷类食物和新鲜蔬菜。

建议上班族最好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借着这个机会,与家人分享工作学习的成果和乐事,能让人心情愉悦。家里做的饭菜通常营养也更全面,不会太高油高盐,更利于健康。

晚餐8点前吃完:+1分

晚饭应安排在8点之前,也就是睡觉前3~4小时吃完。如果晚餐太晚,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抵抗力减弱,出现胃溃疡;如果刚吃完饭就睡觉会增加肠胃负担,时间长了易导致胃癌风险升高。

年轻人要尽量改掉吃宵夜的习惯。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这个再生过程一般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

因此,为了让大家的生命能够得到一定的延长,大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晚餐。要尽量的做到清淡,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大家的胃部造成太多的负担,同时也不会导致的产生消化不良这样的一种症状。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大家还一定要多多进行锻炼,因为在锻炼的过程之中可以让大家的细胞得到一定的再生,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家的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道家养生之动静合宜乃养生长寿之道

古人云:“勤可以致寿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勤有三益》),同样,“‘静’可以益寿”(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过“清静养生”和“运动养生”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始于老子,老子的“致虚静,守静笃”、“无欲以静”的思想,对中医清静养生学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所谓“静”是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轻动,以便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后者始于庄子,他提倡“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华佗倡导五禽戏,孙思邈提倡“常欲小劳”等。所谓“动”包括走动、活动、运动、劳动等。

欲求长生之道,到底以静为主还是以动为主?历来养生家众说纷纭。应该说,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不能截然分开。早在南北朝时期宋梁间的著名医药学家、道家陶弘景就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养生。”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也提出“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二程集·粹言》)到明清时期则逐步形成动静合宜、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明代医家万全在《养生四要》中强调“动静不失其常”。清代医家方开则进一步阐明:“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则伤阳,阴必偏胜。”(《延年九转法》)这些对我们当前的养生健身活动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实,动与静是相对的,该动时不动,阳气不振,易于生病;该静时不静,阴气不存,也易于染病。动静合宜,劳逸适度,才是生命的真谛。

什么是传统养生

人类是宇宙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胜数的事物之一,它的诞生经历了从混沌一气到万物资生;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低级生物到复杂、高级生物的进化过 程。因此,人类是迄今为止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内经》明确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万物中的特殊地位,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所以在万物之上,根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内经》的认识。

传统养生分类

传统养生种类比较多,大体可以中医养生;食品养生;药物养生;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气功养生;武术养生;辟谷养生;佛家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书法法养生;音乐养生;五行养生;吟唱养生;吐故纳新养生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之术。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什么是传统养生你知道了吗?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者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他们会给您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跟随4位古人学长寿养生

1.老子:清静无为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鼻祖老子提出了“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一些养生观。其最主要的精神是,心神宁静和少私寡欲,这样,人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润养,精气能够得到内藏,因此能够健康并且长寿。清静无为以养身长寿的思想,一直是历代的养生家所重视,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源头之一。据传,老子的寿命为160岁以上。

2.孔子:仁爱多寿

孔子是儒家学术的奠基人。在养生长寿方面,孔子提倡的是道德养生,强调精神调摄,尽量减少物质欲望,以社会的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其倡导的仁爱和中庸的哲学观念,也体现在养生实践当中,如“君子三戒”(戒色、戒斗、戒得)。此外,注意生活规律,不太过劳累,不太过安逸;在饮食方面上,要求营养丰富、新鲜干净并且烹调精细,味道要鲜美。孔子生活在战乱时代,寿命为72岁。另一位善养“浩然正气”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则享年83岁。

3.华佗:动则不衰

汉代的名医华佗,从理论上阐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认为“动”能够消化食物,流通血脉,所以能够健康长寿。在此基础之上,他创编了著名的“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动作的健身体操,方法简单便捷,行之有效。若不是他被拘禁杀害,华佗应该是一位长寿者。

4.陶弘景:调身养形

南朝的着名养生家陶弘景,精于医学,通晓佛、道,所著《养性延命录》一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养生学专著。书中论述的养生法则和方法很多,大致有:顺四时、调情志、动诸节、调气息、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等,其中“调神养形”是期主导思想。陶弘景为80岁的长寿者。

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

极为规律的饮食起居

孙思邈的晚年生活依然很有规律。

由大门而入,众多茅草屋中一排3间瓦房必是正屋,是孙思邈的寝室。雄鸡刚刚报晓,他就穿好衣服,坐在床上修炼气功,吸纳天地之灵气。

做功结束后,就是洗漱早饭了。

早饭后,孙先生还要坚持热手抚摸腹部帮助消化,继而在院子里徐徐行走50~60步。

散步后,回到正屋后面20多米有座小屋,开始静静的烧香念经,借以消除心中杂念,然后,再在院子里或者山上慢慢散步。

午饭后,依然用热手抚摸腹部帮助消化,并慢走100~200步。

回到屋子中,展开手足躺在床上,但不入睡,而是等到呼吸平缓后,便起来静坐。

晚饭后,依然如此做法。临睡前,还要修炼气功。

千年之前,130多岁的孙思邈每天在此散步

正屋东面不到十米远处的3间屋子,就是厨房。孙思邈的饮食比较简单。

早点主要是粥。午饭和晚饭,都是家常便饭。蔬菜中,孙思邈喜欢用蔓菁做齑(捣碎的菜末)吃。他还爱吃暮春以前的商陆苗,常叫人采来,或煮或炒或制成齑。

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孙思邈将杀生视为一种“罪孽”。想吃肉是叫人用钱去买,认为这样做比亲手宰杀要仁慈一些。而且肉只吃新鲜的,变质变味的不吃,不吃生冷食物。

唯独饮用品比较讲究,孙思邈喜欢喝用人参、茯苓、甘草等泡制的饮料。

他对穿戴不讲究,只是粗布衣服,但求夏季宽松绵软,吸汗,冬季能够御寒即可。

此外,孙思邈坚持每天洗澡,每次都要把浑身洗得干干净净。

3清心寡欲的修身养性之道

孙思邈对家中的大小事务一概不过问,统统交给儿子处理。对家庭所有成员的所作所为,也一律不打听,只要知道对方平安就行了。

弟子和家人们的住处,皆安排在离自己寝室较远的厨房东面的两间屋子。正屋背后是两座小屋,一座是药房,另一座是药器房。西北面还有两间屋子,是料理和曝晒药物的场所,为防闲人出入,用篱笆隔开。

自己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儿子从家里送来,而且要求次数不能过多,否则他就觉得喧闹。

但是,孙思邈又很珍惜亲情和友谊,每逢亲友来看望自己,便引入正屋西面的会客室,总是又说又笑,但只是适可而止,以免疲劳。客人告辞时,他还要携手送出门口百步之远,再坐下目送一阵,然后才回屋。

相关推荐

九仰健康的养生方法

1、 养生九字诀 九仰养生养生法和中医传统理论于一体,汇亿万国人健康报告数据标本,创造性地提出一套周期性的全民“保养”系统,用九字概括为:养、预、调、护、顺、安、平、保、补。具体规划到每月具体对应表如下,让你轻松正确保养无忧。九字诀其实是对中医养生方法的一个总结,并且糅合了师法自然的养生术,依据人体的个体特征,提出了一套以养为主以成药介入为辅的养生体系。九字诀的医理主要是,激发人体自身活力,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 2、 系统五要素 除了掌握九字诀的重要性外,对于想养生的朋友来说,还

中医养生重在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

长寿老人的养生:十个长寿小秘诀

1、一把麦胚,一块薯,一两豆腐常叮嘱 早餐时可以用一把小麦胚芽来搭配牛奶或豆浆,小麦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镁、硒等矿物质。这里提的“一块薯”是指150克左右的薯类,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消化、防便秘。“一两豆腐”是建议每日饮食中加入豆制品,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大豆异黄酮。 2、一块海带,一把菇,半斤鲜果一斤蔬 海带每天吃巴掌大小的一块就可以,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菇类对品种没有具体要求,它们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果蔬有助预防多种疾病,每天最好要吃够量

房中术采阴补阳之术口诀

房中术采阴补阳之术二十一字口诀 “交而不泄,温丹田;还晶补脑,结仙丹; 服得玄珠,列仙班” 房中术采阴补阳之术的具体操作 房中术采阴补阳实际上是一种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高级养生术,而《房中术采阴补阳的口诀》则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始的房中术存在咨情纵欲、采阴补阳等不科学也不仁的说法,这是房中术的糟粕所在。而房中术的精华则在于交而不泄和对生命健康养生的还晶补脑,交而不泄并不是指强忍而不泄,而是把“精”通过阴跷脉使其升华还补丹田。 如今社会,人们对《房中术的修炼过程》的理解都

养生长寿茶配方

女贞子枣茶 原料:乌龙茶5克,女贞子10克,红枣3颗。 做法:将上述原料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有益寿健体的功效。 用法与宜忌:代茶随时饮用。 仙茶 原料:乌龙茶、芝麻各5克,花椒10粒,小茴香3克。 做法:将所有原料用细纱布包起来,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益精悦颜,保元固肾。 用法与宜忌:每天早晚各1次。 绞股蓝枸杞茶 原料:绞股蓝5克,枸杞子10粒。 做法:将绞股蓝、枸杞子一同放入杯中,或用细纱布包好,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抗衰老、明目、降血压,全面提高身体抵抗力。 用法与宜忌:代

​老人如何才能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

古人养生方法

1、宝命全形,追求境界 中医养生保健是在中国生命哲学指导下的实践。首先强调“神形全备”,如《庄子·养生主》所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目标也称“宝命全形”。在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养生可以达到真人、圣人、至人、贤人等境界。真人是有真知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全真之人,圣人是坚持天人合一理论通晓万物的人,理完善能达到忘我境界者为至人,德才并美者为贤人。总的说,以天人合一,即物我两忘,能把自身融入大自然者为生命的最高境界。 2、防治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 同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如医药、武术等,既

强身健体补肾壮阳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食疗就变得越来越热门。那么,对于补肾来说,最佳的食物就是芝麻。一位"老神仙"曾亲口说过:"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老神仙其实是一位士,年逾六旬,须发乌黑,精神抖擞,仙风骨。他在深山里修行了40多年,淡泊名利,每日粗茶淡饭,自得其乐。 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因为它是用来补虚羸,填脑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芝麻,如果它本身都不饱满,哪能指望它有填补之功呢?要把不饱满的芝麻去掉,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

什么是养生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从古至今,人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或者疾病的时候,都会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在症状不明显的时候,休养几天,忍忍病情就会过去,当严重病情严重时候,就会采取其他各种疗法,前一种方法是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这是属于养生,而后一种是利用外部因素,这叫治病。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

健康科学养生三大原则

(一)自主性养生原则。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人能否健康长寿,既非上帝安排,也非命中注定,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创造条件获得的。广西有个长寿县——巴马,80岁以上寿星有几万人,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劳动,注重身心锻炼,从而形成少病、长寿的老年群体。 (二)平衡性养生原则。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康寿在于平衡。”大多数老年人注意到体育锻炼,而平衡一事不大注意。有些老人锻炼积极、运动量大、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失去动静平衡,阴阳失措,结果反而搞垮了身体。一些老人争强好斗、怒气横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