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早期症状 儿童不明原因哭闹
手足口病早期症状 儿童不明原因哭闹
由于手足口病发病后的高热以及小丘疹的发出可以给儿童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患儿会有疼痛哭闹烦躁的表现,流口水,食欲下降,甚至是拒绝进食。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初期症状四:不明原因的哭闹
由于手足口病会出现发高烧的现象,嘴里也会出现小水泡,孩子会因此感到身体不适,所以他们通常会因为疼痛以及其他不舒服的感觉而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还会出现流口水、食欲不振的情况,甚至还会拒绝进食。
手臂出红疹并非就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之所以近年来出现较为密集地暴发流行,与它的高度传染性有关。不过,感染手足口病通常并不严重,鉴于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在经过简单的对症处理后,在7天内就可以自愈。只有个别病例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甚至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1~3岁的儿童中。“这是因为,1岁前的婴儿可以从母乳中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而三四岁以上的儿童自身的免疫力也会明显提高,只有在1~3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免疫力的‘低谷’,最容易被感染。”专家介绍,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人群普遍易感染,各年龄组均可感染该病,然而学龄前儿童是最主要的发病对象,流行也多半在婴幼儿集聚的幼托机构场所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成年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只不过因为抵抗力强,成年人多数为隐性感染,不会出现症状,一般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患儿
临床具有“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患儿多数是突然起病,开始时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潜伏期一般有3~7天,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细心的家长可以发现,患病初期患儿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孩子总流口水,而且不喜进食。张开小嘴一看,在舌、两颊部或唇齿侧可以发现早期出现的口腔黏膜疹,开始是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在孩子的手、足部位也会发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则是豆状凸起,内有混浊液体,不痛不痒,愈合后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当患者出现高烧不退、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又查不出其他原因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如果还伴有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稳等,需要考虑无菌性脑膜炎的可能。合并有中枢性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型病毒感染的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并发症,病情凶险,可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因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
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居于以上谈及的种种危害希望广大儿童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手足口病也会盯上成年人
现在提起手足口病,多数人都会以为那是孩子的“专利”。实际上,成人也会染上此病。近日,张小姐到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看病,就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医生提醒,家长照顾手足口病患儿时,也有可能染上此病,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照料患儿时劳累过度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可以防止成人感染,也可以预防将来患儿的再次感染。
成人患手足口病症状较轻
张小姐一周前感觉特别疲乏,刚开始以为工作忙的原因,可过了两天开始不明原因发低烧。“大概就是37.5℃左右,烧了两天就发现口腔咽喉处有一个红色的小疹,低烧持续然后逐渐发展到手脚也有了红疹,前后大概有一周的时间。”到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后,张小姐被告知患的是成人手足口病。
该院医生谢建宁介绍,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大多临床症状轻,皮疹数量少,全身症状也较轻。“大多数成人发病都表现在口腔黏膜上有零散的皮疹,手足部斑丘疹或疱疹的数量较少。头痛的也比较少见,其余全身症状轻,很少有中枢神经症状”。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没有一种药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经常有家长在微博上给我留言咨询手足口病的预防,有人问:“一同事告诉我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宝宝从外面玩耍回家后给他洗手、洗脸、换衣服,然后再给他喷儿童型的开喉剑喷雾剂。说这是儿科医生说的。开喉剑喷雾剂能这么使吗?没病也喷这个预防合适吗?”也有人问:“宝宝的幼儿园每天晨检的时候都往宝宝嘴里喷一种叫利巴韦林的药,说是预防手足口病,安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凸显了整个社会对手足口病的认识误区。
就目前的医学进展,作为专业药师,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哪种药可以预防手足口病,而上述提到的开喉剑和利巴韦林都不属于疫苗的范畴,起不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滥用反倒会带来新的疾病(参见第018 页“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不治感冒”的相关内容)。另外,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家长们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基本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多发生在6 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以手足口病预防的重点在幼儿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 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患儿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出疹子的同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只要对症护理,1~2 周多数可自愈
跟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样,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例,病症都比较轻。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能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手足口病患儿身上表现出了高烧症状,就给患儿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2 周可以自愈。
但也可能会出现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1. 持续高烧不退,2. 频繁呕吐,3. 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4. 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5. 呼吸困难。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实际上是肠道病毒。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代表就不会得第二次,所以即使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手口、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呢?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专家提醒: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必须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卫生;饭前便后让孩子洗手;夏天不要让孩子喝生水、猛吃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食品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嘴唇上有白点和手足口病
嘴唇上有小白点的症状,如果是发生在小孩子的身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嘴唇上的白点,是不是由手足口病引起的。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在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同时,有可能出现嘴唇上有小白点的情况。
儿童患有手足口病,除了嘴唇上有小白点的情况之外,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征,但并不明显。所以,如果嘴唇上的小白点,与手足口疱疹同时出现的话,就应该进行手足口病的治疗了。
手足口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手足口病常见并发症
心肌炎、肺水肿、过敏性紫癜、脊髓灰质炎、脑膜炎、肺炎、瘫痪
二、手足口病并发病症
手足口病EV71病毒可以侵害神经系统,造成一系列的重症表现。出现神经性病毒反应。若患者体质较弱,可能导致呼吸循环系统衰竭。可能会发展得很快。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没什么反应,过两个小时以后很快识别,口吐粉红色唾液,说明已经水肿了。对儿童危害很大,容易造成呼吸循环系统衰竭。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还有: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驰张性麻痹、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早期的7个特征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7、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手足口病初期症状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婴儿手足口病早期症状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特别是三岁以下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主要表现就是手足口的疱疹,或者是有皮疹、斑丘疹,或者是伴有臀部的丘疹。
一般初期的表现有可能会出现有低热或者是小宝宝可能会有流涎,就流口水,或者是吃奶吃的不太好,有时候会出现哭吵的情况,有可能也会有出现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像有可能会有一点点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一般最常见的是,有的是先口腔出现疱疹,继而手足出现了斑丘疹,还有臀部的斑丘疹,这种情况如果是手足口里面都有疱疹或者是斑丘疹,基本上根据临床,就可以确定是手足口病。
同学有手足口病怎么办 第4步:留意观察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播性很强,为了防止其他的同学也可能被感染,我们平时要多留意观察,看其他同学有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如:手、足、口长疱疹,发烧、口痛的症状,并予以及早辨别治疗,避免更多的同学感染手足口病。
宝宝手足口病六大误区你知多少
①这也是很多家长经常出现的第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手足口病是终身免疫的,理解不了为啥去年得了今年还会得。
从上面手足口病的病因我们应该明白为啥终身免疫这个观点是错的。现实中,到目前为止,崔医生在临床见过得病频率最高的孩子是一个月感染2次手足口病的,也就是说上一次感染的手足口病还没痊愈,另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又来了。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是口腔、手掌、脚掌长疱疹或者溃疡,这会引起口腔剧痛,通常伴有发热,结果很多家长问我,特别是广东的家长很喜欢归咎原因就是认为肯定是孩子吃东西上火造成的。
②这是第二个认识误区。从上面的病因我们知道,手足口病这个疾病是传染性疾病,而且是烈性传染病,和水痘、麻疹、腮腺炎一样传染性非常强,不是吃点煎炸油腻食品造成的。
我自己本人也是广东人,每天接诊大量家长自认为上火咽喉不适的孩子,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得手足口病啊。为什么崔医生今天要把这个病因的误区提出来呢?因为手足口病这个疾病只要早期重视,早期发现症状,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评估状态,很多重症的病例可以及早得到干预和治疗,否则等严重的症状发作出来的时候就回天乏力了。这个病早期就是口腔疼、长溃疡、发热,很多家长就误认为是上火,在家里先喝点广东凉茶下下火就好了,其实这样只会延误了医生对孩子疾病状态的评估,尤其是针对重症病例来说的。等孩子出现抽搐、精神不好再送医院就晚一步了。
上面的图都是一些典型的手足口病的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典型的症状就是手掌、脚掌、口腔溃疡或者疱疹,这里崔医生要强调的是手掌、脚掌,而不是手背、脚背,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手背、脚背长了一些痘痘,就非常担心是不是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绝大部分都是手心、脚板底长疹子的,形态就是这种白色的脓疱,周围一圈红晕,会突出皮肤表面的。大一点的孩子会说手脚疹子痒疼,小一点的孩子会不自主的抓挠或者伸手进嘴巴触摸这些疱疹。所以崔医生在这里提醒各位妈妈们,要是在春夏季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孩子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婴儿出现频繁吐奶、大量流口水、伸手扣嘴巴的行为,就要注意是不是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了。某些家长又会矫枉过正,认为只要不是手脚心、嘴巴长疹子那孩子就肯定不是手足口病了。
③这是第三个认识误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皮疹分布不典型的手足口病孩子的照片。
说到疱疹性咽峡炎,这个疾病相信是所有家长最困惑的,它到底是不是手足口病?很多家长认为它们不是一个疾病,这是对的。在医学概念来说,这两个病首先病名不一样,症状不一样,所以它们不是一个病。
但随之而来的误区是,很多家长不理解既然不是一个病,为啥医生对疱疹性咽峡炎如此紧张甚至认为医生小题大做,不就是嘴巴长溃疡吗?至于动不动就化验这化验那甚至要求住院那么夸张吗?
④这就是第四个认识误区: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既然不是手足口病,为啥医生小题大做。
这是崔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里比较郁闷的事情,因为很多家长的误解,所以不同意做相关的检查,比如肠道病毒的排查工作、验血了解白细胞水平等等,往往要求开点药回家吃就行了,其实这样最受伤的还是孩子。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不是手足口病,但是它们的病因是一样的,都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它们的治疗方法、防病措施都是一样的,同样也会引起严重的心脑并发症。而且在临床上崔医生见的最多的重症病例或者死亡病例往往是疱疹性咽峡炎而不是手足口病,因为手脚长疱疹很多家长会警惕防备,早早地带孩子去看医生评估状态治疗,而疱疹性咽峡炎为啥容易被忽视正正因为手脚没疱疹。所以各位妈妈要明白一件事情,就是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不是一个病,但是它们的防治是一样的。当医生告诉您孩子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那家长就应该把它当成手足口病来重视,而不是脑子里认为“哦,就是口腔溃疡吧?”崔医生在这里重申: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普通口腔溃疡!
听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神经崩的非常紧,既然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那么恐怖,是不是必须要住院治疗啦?
⑤这是第五个认识误区。我在这里先给各位妈妈舒缓一下神经: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这两种疾病绝大部分的病例都是轻症的,也就是说90%以上的孩子得了这个病只需要居家隔离定期用药缓解不适,大概7-10天就能缓过来了。⑥这是第六个认识误区。在儿科疾病里,孩子的精神状态是最最重要的,比体温的高低重要多了。如果A宝宝能玩能笑,哪怕高烧家长也不需要太焦虑;相反B宝宝病恹恹总是睡觉,只是低热甚至不发热,在儿科医生的眼里B宝宝的情况绝对比A宝宝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