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做几小时的功课才算有效
孩子一天做几小时的功课才算有效
1、读一小时不如读五十五分钟
要让孩子能够耐得住长时间做功课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叫做“时间的拍卖方式”的做法。
如果你想要孩子做“一小时”功课,那么就把这“一小时”时间稍微缩短,指定他们做“五十五分钟”或“五十分钟”。事实上,这五分钟或十分钟虽不算多,但是在心理上,却有好几倍差别的效果。也就是说你叫他做“一个小时”,和做“五十五分钟”的功课,感觉上的负担,后者要比前者减轻好几倍呢!
猛一看,这好象是在骗小孩,但效果的发挥,并不是基于“小孩才会上当”等玩笑式的理由,其实我们大人也一样。就像百货公司大拍卖时,两千元的东西,如果改成一千九百元时,顾客就觉得便宜多了,而立刻买下来。这心理是完全一样的。
一个小时的功课时间,如果孩子“不肯买帐”,那么就“降价”变成五十五分钟,好象“便宜了”,于是孩子欣然接受,“买”了做功课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时间的拍卖方式”有效的理由。
2、孩子一天应该做几小时功课才适当?
就算是高中生,从学校回来以后,在家能够集中精力用功的时间,以两小时到四小时为最大限度;而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小学生,顶多以两小时为限,再继续读下去,效率不但不能和时间成正比,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身心,结果造成孩子讨厌读书。
有不少家长常沾沾自喜地说:“我家的孩子从学校一回来,就关在书房,除了吃饭时间以外,都不出来呢。”其实,孩子就算躲在书房也未必一直都在读书。做功课与其求量,不如求质。家长必须了解这点,及时把孩子从书桌上“解放”出来。
3、每一科目的用功时间一次多少最佳
同一个科目如果需要读五个钟头时,一天读五小时好,还是分成五天,每天读一小时好?
前者称为“集中学习”,后者称为“分散学习”。一般来说,以“分散学习”的效果比较好。
以某项作业的实验来看,同样的作业二十次集中做,和一天一次分为二十天做,两相比较,每一次的作业效能,后者确实比前者高出百分之三十。就像人一天要分三次吃饭一样,读书也不能一次读完,必须插进休息时间,分好几次读,效能才能高。
这件事,从纽斯特“对所学的东西能记忆多少”的实验中也获得证实。在学某一科目时,与其连续强记,不如休息之后再记,才不会使记忆的内容重复搞混,这就是有名的“纽斯特法则”。
考试前一夜的临时抱佛脚效率不可能高,因为一考完之后,前一夜拼命死记的东西,会忘得一干二净,也就是这个缘故。
由此可见,在为孩子拟定学习计划时,与其以一小时为单位,不如以二十分钟为单位,因为效率较高,记忆也比较确实。
4、吃饭前后一小时,读书效率并不高
“等饭做好了,我会喊你,现在你还是好好读书。”
“吃过饭别东摸西摸的,快点去做功课。”
父母亲常挂在嘴巴上的就是“去做功课”,而且是在吃饭前后的一小时内最常说。很多母亲似乎都不明白,“吃饭前后一小时”其实是一天里面效率最低的时候。
从生理学上来说,吃饱饭后,全身的活动能量都集中在消化器官,头脑的活动相对地也就迟缓了。
而空肚子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在为寻求食物而四处移动;人类的身心动向,又何尝不是集中于“食物探索行动”中!换句话说,吃饭前后一小时,心力是最不倾向于头脑的时间。
虽然常常有人说:“珍惜吃饭的时间,也要用来读书”,但实际上这时候即使让孩子读书,也只有浪费时间而已。吃饭前后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以充分储备接下来做功课的有效能量,从效率上来说,这才是上策。
两个月宝宝干咳的治疗
用小半勺红糖加1片姜煮一杯水,给孩子喝水的同时用温水泡脚,水若不热适当加点,需泡20分钟,在给孩子多穿件衣服,用手指按揉两脚心,孩子如有出汗,不要急于脱,要让他慢慢消汗。开始喂白开水,不要急于喂的太多,只是勤喂就行,多排尿。
另外扒一头大蒜加点冰糖煮水,开后小火20分钟,温凉给孩子喝,慢慢喂让孩子多排尿。祘水可连续喝几天,每次50毫升,早空腹,晚睡前。
如第二天还有鼻涕可再泡一次脚,如第一天做法。
孩子晚上睡觉不要晾着,手脚温乎是正好,热或凉要调整被褥。
蒜水是润肺止咳的,连续喝对孩子没有任何副作用。要是黄黏鼻涕就是肺热,红糖水不要加姜片。
----
治宝宝咳嗽、感冒的,又安全又有效,做法也简单:
配方:梨(切碎)、冰糖少许、红枣(十几粒)、姜、蜂蜜、川贝粉(药店有售)
做法:梨 + 冰糖 + 红枣 + 少许水(因为梨会出水),小火煮半个小时
然后加入蜂蜜、川贝粉,再煮一分钟,即可
川贝粉用量:一岁之内的一天一克,连续服用两天;
两三岁的一天2克,连续服用两到三天 ;
再大些的孩子,一天2克,可以多服用几天
小妙招让孩子玩也能完成作业
妙招一:小奖励激发孩子做作业的兴趣
当孩子没完成作业时,家长都会惩罚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其实,应该反过来,给予完成作业的孩子奖励更有效果,更不会伤害亲子间感情。比如,把孩子的作业分成几份,并跟孩子约定完成几份作业就有相应的奖励。比如,完成一半作业时可以得到一只冰淇淋,完成所有作业时就可以看1小时电视等。
完成作业的奖励可以让孩子自己设定,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的,只要合乎情理,不夸张的,像小零食、小玩具等或者让爸爸妈妈周末陪着去爬山、骑自行车、下棋、吃饭等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给孩子完成自己愿望的奖励了,孩子对自己奖品的期待必然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妙招二:给孩子限定时间完成作业
孩子完成不了作业多由于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导致,喜欢边做作业边玩,效率就很差。因此,父母不应该关注孩子是否能完成作业,而是看孩子能否在一定时间内排除干扰、专心、高效的把作业完成。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做:把孩子一天的活动分为几个板块,比如运动时间、上网时间、看电视时间当然还有学习时间。如果孩子在限定的学习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那么下一项活动就取消,当然作业也有难易程度,要让孩子自己分类出可以独立完成、需要帮助以及真的做不了的三部分作业,然后有些作业就等家长晚上时间协助完成,这样可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并提高责任心。
妙招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互相促进完成作业
凡事都讲究一个氛围,比如在学校里孩子有同学一起学习,时间很快,效率也很快,但在家里只有自己一人,做作业的效率往往非常低。所以,家长不妨把孩子的同学约来家里,让孩子组成学校小组,一起学习,不仅有一个相对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助孩子学习进步。然而,做完作业的孩子在家里吃饭,再一起玩,这样孩子的一天就过得很充实。
妙招四:让孩子先放松再做书写类的作业
孩子有好多课程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书写类作业、计算类作业、实践类作业等,建议书写、计算类的作业可以留在晚些时候给孩子做,刚放学的孩子正是释放玩性的时候,对学习有倦怠情绪,不适宜做动脑的书写、计算作业。放学后先给孩子玩一段时间,放松下再开始做作业。
好动绝非多动,勿滥断小儿多动症
开学、开园一段时间了,一些初入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家长陆续接到老师的投诉或反馈:“你家孩子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带他(她)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不是多动症?”许多家长听后惊慌失措,忙不迭地带着孩子上医院。对此,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专家钱蔚珍明确指出,当孩子出现这些看似“多动”的表现之后,家长和老师别盲目给孩子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因为“好动”是小孩的天性,很多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别按成人标准要求孩子坐定定
嘉欣今年就读小学一年级。开学后一周,班主任就向嘉欣妈妈反映:刚上课头15分钟嘉欣表现还不错,能认真听讲,之后就开始摸摸这、玩玩那,还会和旁边的孩子讲话,影响别的同学听讲。
嘉欣的行为算“多动”吗?钱蔚珍解释,注意力分无意注意力和有意注意力。有意注意力是指要暗示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生理现象。不同年龄的儿童,有意注意力的时间有差异——5-6岁时,有意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15分钟;7-10岁时,有意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10-12岁时,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钱蔚珍说,有意注意力集中通俗地说就是“能够全神贯注”。
无意注意力是说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以课堂为例,15分钟后许多孩子就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了,文静的孩子可能只是在头脑里开小差,活泼好动的孩子就开始动动这、摸摸那了,但与此同时老师讲的内容他们仍能听进去一些。嘉欣课堂上能够保持15分钟的全神贯注,基本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孩子是否专注,老师家长也有责任
钱蔚珍补充说,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除了受年龄影响外,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注意不同的事物,也会有差别。就算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待不同的事情,注意力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她举例说,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再细问,原来孩子上自己不喜欢的课时才这样。而上自己喜欢的课或上喜欢的老师的课,就听得很认真。这就是说,孩子上课是否专注与老师讲课是否生动、有趣,以及孩子与老师的亲密度是有关系的。还有的孩子做作业总是开小差,可是拼自己喜欢的乐高积木时,可以坐定定一个小时不受任何干扰。钱蔚珍建议,家长或老师可以帮助孩子把做作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
还有的家庭,孩子在做作业,旁边电视同时打开,孩子难免也被吸引,注意力分散。钱蔚珍建议,家长在孩子学习时应创造少干扰的环境,当孩子能够较专注地完成作业时,给予他表扬和鼓励。
“多动症”帽子别随便戴
钱蔚珍介绍说,和上面描述的孩子不同,多动症儿童在做任何事情上(包括他最喜欢的事情)都很难维持专注力。别人跟他说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在听的样子,哪怕说话的人他很喜欢;常常很难依照指示完成事情,无法完成功课、家务等(他们心中理解指示,也想完成,但行为不受控制)。
“多动症的诊断是非常严谨、慎重的,一般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以后,我们还不能说孩子就是多动症,还需要对孩子进行智力、注意力量表检查,并通过一些医疗手段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脑电图、CT或MR。”钱蔚珍说,通过表现和检查,综合评估后才能确诊。
孩子确实患有“多动症”,这时就需要对症进行干预治疗了,包括心理、感觉整合训练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异常活动度及冲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无需特别担忧,通过规范治疗,孩子是有可能完全康复的。
钱蔚珍提醒家长,来就诊的“多动”孩子,最后真正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好动”。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别轻易给孩子戴“多动症”的帽子。
小孩身体锻炼有什么好办法
孩子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强肺活量,促进消化吸收,加速肌肉、骨骼生长发育,提高神经活动平衡性和灵活性,对身体发育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孩子们每天应保证有一小时或再多一些的体育锻炼时间,除按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早操或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外,在没有体育课的那天下午课后,还应自行安排体育锻炼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在-天中属于自己掌握的时间上,可以这样安排:早晨20一30分钟,下午课后30一50分钟,晚饭(过30分钟至60分钟)后做10~15分钟轻度、和缓的活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
在家中体育锻炼不同于学校,要因地制宜。可以在室内锻炼,也可以在阳台做操,楼梯上上下下;可以在院中跳绳,原地起跳;还可以在附近大院、广场、路边跑步、竞走,汀羽毛球,踢毯子。节假日则可以带孩子远足,划船爬山、游泳,同样能达到增强孩子体质的目的。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了?小孩身体锻炼有什么好方法,家长们应该要按照这些方法尽快的实施起来,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更为强健的身体,不会经常被病痛所困扰。但同时,也要注意适时适量,过大的运动量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儿童多动症如何用药
从出现治疗效果的时间比较,利他林见效快。有些病例早晨服药,当天上午的动作就减少,注意力集中,与不服药的昨天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真是效果快捷。平时只要连续服药几天而当天忘了服药,老师就会发现小朋友当天表现与连续服药时不一样。服匹莫林后需要隔几天才能见到治疗的效果,家长们要耐心地等待。服用利他林后,血中有效药物浓度一般维持4~6小时,早晨上课前半小时服药最适宜,因为药效可维持半天,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课;如果下午还有一些主课如语文、算术、中午就要加服上午剂量的一半,使有效药浓度维持至下午。服匹莫林后药物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所以每天服药一次即可。
药物的剂量不必拘泥于书本上所介绍的按体重计算的方法,以最小剂量药物能控制症状为原则。不少病例,开始阶段仅用利他林5毫克即能见效。当疗效不明显时可以逐渐增加至每天10~20毫克,就是说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一般情况下,星期天、假日、假期均停服,但遇到补考、假期补课又作别论,还应服药。下午4小时以后不应再服药,否则晚上不易入睡,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胃口差、面色苍白,个别的有头晕、腹痛、皮疹等。早晨服药,午餐食欲减退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早餐的质与量应比以往丰富一些,以弥补午餐进食的不足,服药对晚餐的影响不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胃口差的现象会逐渐减轻。面色苍白是由于药物使血管收缩引起,并不是身体有病。
匹莫林的优点主要是副作用小,例如对食欲的影响不大,所以有些病孩因为服利他林后食欲明显减退而改服匹莫林。以往有癫痫病史的病孩,还是选用匹莫林为宜,因匹莫林没有诱发癫痫的副作用。
至于服药时间,一般至少连服两个学期,开学后减少剂量或试试停药。观察是否复现未调节剂量前的症状。如果病孩同时还有遗尿症,在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过程中遗尿症也会得到控制。
应该提醒家长,这类药物仅仅使小儿的注意力集中,动作减少,不能使孩子聪明。所以要提高成绩,还需要在服药的同时加强学业的辅导,并应与教师取得密切的联系。治疗成功的病例,往往是病孩、家长、教师及医师四方面密切配合的结果。 每位家长在给孩子服药的初期,都担忧地向医师提出一个问题:服用这类药物后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或者孩子将来会不会发展为智难低下?医师答复是肯定不会。
清华学霸写给小学生家庭的12条建议
1、小学时代如果能写一手工整的字,具有准确的数学运算能力,OK,完美了。对以后的学业生涯够用了,所以尽量给孩子五彩缤纷的童年……
2、学习不好的同学,基本都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能拖到下个学期。
3、勤奋永远是真理吗?!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看你的心用在学习上面的时间是多少。所以看到班上很多拼命学的,学不好,玩的,反而学的好,不要惊讶。
4、总是期待天才,读书读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无师自通的天才。同学的差距是有的,差距在哪里?接受能力和专注程度,这些都是情商的范畴。
5、与其多花时间给孩子上“思想政治”课,不如多注意孩子身边的玩伴和朋友。有句土话叫做“人搀不走,鬼搀飞奔!”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吧!
6、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学业成绩掉得厉害,请参照第5条。
7、英语怎么学好?我的经验是多听,就像我们从小听方言所以就会说一样,每晚睡觉前听半个小时。英语也是一门语言,不要过分强调语法啊、结构啊、我认识的母语是英语的外国友人没人搞得懂自己的语法(我们中国人又有多少知道汉语里面的主谓宾定状补?!),请不要妖魔化英语。
8、数学怎么学?!就是整理错题。为什么订正错题这么重要?!因为其实数学所有的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9、读书真的和有没有钱关系不大,这一段是给家境不好的孩子看的,衣食无忧的孩子们可以绕过去。
10、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课外书吧,天文地理历史人文都要读一些。书籍会给你打开一翻新的世界,中国古典文学让人陶冶情操,心清气静。我发现当年在雅礼,理科学习特别好的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而且知识全面,充满灵气,我觉得两者不无关系。
11、阅读的力量无限大,不喜欢阅读的孩子,父母一定不爱读书;氛围可以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情商、智商,甚至是孝顺。
12、小学阶段总结为:习惯至上,阅读不减;学习讲时效,计算为重点;字迹要工整,错题要记录;如果玩伴好,小学则完美。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营造适合读书的环境。整齐的环境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比如把书桌、书架整理干净,玩具收好;房间尽量不要有计算机、电视、电话;文具准备齐全,不要临时东翻西找等。父母也不要变成“干扰源”,例如在门外大声说话、走动、电视声音太大,或一直探头 “关心”孩子写功课的进度等。
生活学习都定计划。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帮忙建立规律的生活,例如起床、读书、睡觉的时间都可以固定下来,周末可以稍做调整。也可以协助孩子定学习计划,每做完一项就打勾。定计划可以让孩子知道今天有哪些事要做,看到勾勾愈来愈多,孩子也会有成就感。
找到读书的黄金时间。教育作家李国英小时候成绩不好,后来她把每天做每件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记下来,一星期后发现,自己在洗完澡后比较有精神,是读书的黄金时段。后来她试着放学后先洗澡再做功课,果然学习效果好了很多。
逐渐延长专心时间。如果孩子只能专心10分钟,家长可以鼓励他“要不要再延长5分钟”,慢慢可以延长到15、20分钟。可在书桌前放定时器或闹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定力”。
写笔记、划重点。读书时写笔记、划重点、念出声来,都有助专心。
让大脑喘口气。人要一直保持专心很容易觉得累,因此,要让孩子每读书半小时到40分钟,就起来活动5~10分钟。台北教育大学兼任教授王淑俐也建议父母,与其要求孩子在书桌前坐得久,不如要求他们有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该做的事做完、做好。
当孩子“宣告”读完书或做完功课时,父母不妨抽查、提问一下,如果发现孩子只是敷衍了事,应要求补齐。几次下来,孩子就会知道,专心念书只要用很少时间,心不在焉却要付出几倍的时间,聪明的孩子自然会选择专心。
少使用电子产品。洪俪瑜指出,计算机、电视、电玩虽不会直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但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的刺激,就不易静下来品尝书本的知识。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
保持好心情。大脑中负责注意力与情绪的部位接近,“情绪会直接影响注意力。”成年人如果情绪低落、烦躁、沮丧,就很难集中精神,孩子也是。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帮他们排解抑郁,孩子的学习才更有效。
了解孩子的气质。父母要观察、了解孩子的气质,帮他找出适合的学习方式。比如,有些孩子天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可以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督促学习。有的孩子天生就“慢吞吞”,家长就不要一味催促。
有趣学习,静动穿插。老师、父母需要用点心思,让学习变成有趣的事,例如通过户外观察、动手操作、游戏等,把长的学习分段进行,否则容易造成注意力疲乏。但是洪俪瑜提醒,学习方式活泼固然可以引起兴趣,但也不能太过头,“静态的学习还是有必要的,最好静动穿插进行。”香港学界近年来实施开放教育,用许多闯关游戏取代传统教学,孩子玩得很高兴,但到了高年级,却发现他们缺少基本的读写、计算能力。
远离“不专心”食物。吃得不对,可能也是造成孩子不专心的“凶手”。这些食物包括:各种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方便面等,可能含有大量过氧化脂肪,破坏头脑的灵活;精制加工食品,比如甜饮料、蛋糕、糖果等;还有含咖啡因饮料如可乐、咖啡、红茶等。少量咖啡因有提神效果,但过量会让人躁动不安。
宝宝早教要弄清5件事否则事半功倍
1.动机——为什么要让孩子上早教?
请问问自己你带孩子上早教的动机是什么?是学知识?例如,小小年纪就认识几百个字?那他读小学中学学什么,他的上课等于是浪费时间。是学才艺?例如,舞蹈,声乐,钢琴,画画,写字?那么在你不确定孩子对什么有兴趣之前请不要妄下定论。
其实,上早教需要摆正心态。你带孩子上早教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懂得怎样引导和了解孩子,在于给宝宝一个快乐玩耍的环境,在于系统地养成一些习惯和创造接触同龄宝宝的机会。
2.事实——孩子的特点天赋秉性是什么?
自认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然,大部分父母是不能够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宝宝的。就算是了解,也可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所以,多用心、用方法去寻找孩子的兴趣和潜力,也许还能为你选择早教班带来一定的参考。孩子并不知道学什么东西将来有何用处,所以孩子究竟该学些什么主要靠家长的选择。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3.目标——我想在一段时间后看到孩子怎样的改变?
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一定需要坚持和有方法。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因为有很多的早教中心,其实是在以幼教的方式在做早教,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知识和技能,其实这些知识和技能只要潜能开发的好,三岁以后学都不晚。
4.计划——我们能学到什么,为孩子做些什么?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等等;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回到家中,将这些方法和理念贯彻下去,持之以恒,是在家长踏入早教圈之前要明确的一点。
5.态度——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到早教机构上课这件事?
早教课只是领进门,真正有用的功夫是在课下,每天都要和孩子实践。不要对早教机构的期望太高,不要在乎宝宝学会多少技能,上早教课的目的是把老师的正确方法及理念学过来。对于天生爱学习的孩子,上课是一种享受和快乐;对于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就需要家长做好引导工作,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勉强,引导孩子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参与进去,有体验就有学习,没有表达不代表没有吸收。不要跟风,不要攀比,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体,更不能复制,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要发现孩子本身的特点。
小孩口吃怎么矫正
那么,小孩口吃怎么矫正?对于语言功能正常的孩子来说,出现口吃的原因与模仿和说话少有关。而对症下药总是事半功倍。此外,若是不能确定孩子是否是器质性口吃,做好先到医院确诊,再开始做矫正。
不要刻意去矫正它,千万不要轻率地给孩子贴上“口吃”的标签。这样只会把孩子的口吃现象,引到口吃病上去,而成为真正的口吃患者。对儿童的口吃矫正,主要是通过家长和亲人的指导,从解除口吃的原因与不良语言习惯入手来引导。
孩子学说话,家长要做到“三不”.一是不嘲笑.二是不阻止.三是不催促.
给你一个建议: 让孩子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活泼的儿歌。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听熟练后,让孩子跟着一起读,一起念。您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课文、说儿歌,使其掌握语言的节奏。再进一步引导他以读课文的节奏来说话,一点点地过渡。
口吃,学名是复杂的语言失调症,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疾病。儿童时期是学习和改善功能最强的时期。如果孩子在此时就有口吃的话,应该及时的做好矫正,避免永久性口吃。当然,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还是不能有所好转的话,就只能寻求专业治疗的帮助。
小学生记忆力弱怎么办
一个真正好的老师,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传授好的学习方法。我专注提升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想提高学习成绩的可以关注老师。想要了解更多中小学学习方法可以看老师朋友圈每天都会更新。帮助孩子高效学习!
解题要有规范性+训练
解题的规范性+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父亲常劝导我一句话,“先把课本读厚,再把课本读薄”。其余时间几乎没有在我学习上费过心思,全拼自己的自学自悟。学习也一样,见得题目多了,理解的技巧熟练了,可以避免计算误区和一些弯路。所以必要的计算练习是不可或缺的。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
还有就是学校不可能针对于计算方面组织针对性的大规模的考试,也没有时间专门来做,会在每次的考试中有专门的计算题型。所以发现出现了计算问题也可能只是大体体现在成绩和排名上,孩子自己不容易发现问题,草草归咎为马虎了事。
只有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正确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