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仁汤减肥吗
红豆薏仁汤减肥吗
1、红豆薏米枣粥的做法
材料:薏米100G、枣(干)25G、赤小豆50G、仙鹤草10G、白砂糖30G。
做法:将薏米、红豆用温水浸泡半天,用纱布将仙鹤草包好,大枣去核浸泡,将薏米、红豆、仙鹤草、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调味即可。
2、复杂版红豆薏米水的做法
材料:红豆、薏米、水、冰糖。
做法:准备相同份量的红豆和薏米,洗干净,红豆用清水泡3个小时,薏米泡一个小时,大米洗干净,泡半小时,大米的份量比起红豆、薏米要少一点,然后再煮红豆,需要花费时间较长才能煮熟,因此建议多加些水或是煮的途中再加一点水。等到红豆煮开花后,再入大米和薏米,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粘稠,放些冰糖用来调味。
3、简易版红豆薏米水的做法
材料:红豆、薏米、水。
做法:备一个保温瓶,洗干净后,把泡好的红豆和薏米全部放进去,加入足够的开水,然后盖上瓶塞,每天晚上做即可,第二天你就可以用来当作早餐吃咯!
胎儿水肿病人的饮食宜忌
(1)玉米须茅根饮:玉米须、白茅根各50克,共煎汤,加适量白糖分次服用。适用于阳水。
(2) 红豆薏仁汤
材料:红豆,薏仁,水
做法:大名鼎鼎的瘦身红豆薏仁汤,没错。将红豆洗净泡水,大约半小时后红豆变软,捞出跟薏仁一起加水炖汤,煮至松软即可。
功效:红豆与薏仁都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但因为薏仁偏凉性,不适宜女生单独长期食用,配合温性的红豆,对身体就不会造成负担。红豆可以补血,薏仁则能美白,不仅瘦身还兼具美容的功效。不过千万不要贪图口感而加糖,糖可容易发胖的哦。平日三餐中多吃那些可以消肿利湿的蔬果,如冬瓜等。
(3) 决明子粥
材料:决明子15克,大米
做法:纱布包好(用决明子水也可以)决明,和大米一起烧粥。
功效:通便清热,对预防和治疗痔疮有益。
(4) 扁豆粥
材料:鲜扁豆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一起烧粥
功效:通便补气,健脾养胃。
其他如:山药、藕、米仁、黄芪都可以来烧粥。具有补血功效的粥则有:红枣粥、首乌粥和枸杞子粥。三宝粥则是补气又补血,用米仁、扁豆和红枣一起烧粥。
(5) 速去水肿粥
材料:鸡矢藤60克、薤白60克、太子参35克,赤小豆50克、白扁豆20克、大米100克。
做法:和大米一起煮粥,大火沸腾,小火煮一小时三十分钟。
功效:通阳化湿、健脾补气、利水养胃。
红豆薏仁减肥会反弹吗
红豆薏仁减肥成功之后还是有可能会反弹的,其实任何一种减肥方式都有反弹的风险。
薏仁红豆汤具有治湿痹,消水利肿,健脾益胃,常喝可以轻身益气,所谓的轻身就是减肥,因此红豆薏仁汤是有很好的减肥效果的,最关键的是它还不伤胃,不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经期喝什么汤能排毒除湿
1、女人经期喝红豆薏仁汤
这里说到的适合女性食用的汤叫做红豆薏仁汤,从名字上就能够知道这款汤的营养组成,其中包括红豆、薏仁,有些时候,还会加入山楂或者红枣。红豆薏仁汤中充分的融入了红豆、薏仁的营养。以红豆来说,是女性最喜欢食用的食材,吃红豆能帮助女性进行补血,对于消除水肿也有很好的帮助。生活中用红豆制作的食物,深受大家的喜欢。
而就薏仁来说,也是不可多得能够排湿的食材,薏仁属于寒性的食物,能够利水消肿,对于健脾祛湿有很好的帮助,在一些时候,还会将其当做利水渗湿的药物,对于保养皮肤有非常好的帮助,女性经常食用这样的食物能够让皮肤保持细腻光滑,对于消除皮肤上的斑点也有很好的帮助。
2、红豆紫米粥
花生、紫米、红豆提前浸泡半天。将山药削皮,切块。然后烧开一锅水将所有的材料都放进去,搅拌一下,再转小火慢慢煮。等豆子和山药都煮了就差不多了。期间差不多要40来分钟。在经期喝的话,可以加点红糖,这样有利于补血。
3、玫瑰花茶
荷叶、何首乌各1.5钱,黄耆、玫瑰花、桑叶各1钱,炒决明子、茯苓、枸杞各3钱,麦冬5钱。将上述的材料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有疏肝理气、降脂瘦身之功效。
4、黑木耳红枣饮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将黑木耳、红枣洗净。红枣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补中益气,养血止血,美肤益颜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及身体虚弱者。
5、姜枣红糖水
干姜10克,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水。喝汤,吃大枣。温经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兼呕吐者。
红豆薏仁汤减肥
①红豆与薏仁泡水一晚,备用。
②将红豆、薏仁混合洗净,放入锅中。
③加入药材等配料。
④加适量水以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续煮约30分钟,
待豆仁呈花糜状,加入冰糖煮融即成。
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排便、减轻体重,以及滋润肌肤。专治经前水肿,下肢浮肿等症。
红豆与薏仁都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但因为薏仁偏凉性,不适宜女生单独长期食用,配合温性的红豆,对身体就不会造成负担。红豆可以补血,薏仁则能美白,不仅瘦身还兼具美容的功效。不过千万不要贪图口感而加糖,糖可是容易发胖的哦!薏仁,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仁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红豆煮水有什么功效
营养师表示,红豆富含铁质、叶酸等,具有利尿、消水肿、排水、补血、改善血液循环、使气色红润等作用。若要加强消水肿的效果,建议红豆搭配薏仁,因为薏仁含有酵素、膳食纤维、维生素B、抗氧化物质等,可以帮助排水、利尿,甚至使皮肤透亮光滑。
此外,红豆的纤维质含量也十分丰富,能刺激肠胃蠕动,在减肥期间,不少人会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排便不顺的问题,适度摄取红豆有助于预防便秘。
红豆煮水无糖较合适
一般人喝红豆汤习惯加糖,但若要有效消肿或减重,无糖的红豆汤比较适合,因红豆本身含有热量,若加上糖分的高热量,恐将失去原本吃红豆减重的意义了。此外,过量服食甜食容易有饱胀不适感,对脾胃虚寒的人而言恐加重不适。
如果觉得无糖红豆汤难以入口,不妨尝试加入红枣一起熬煮。红枣有天然的甜味,能使无糖红豆薏仁汤比较容易入口,且其富含钙质和铁质,和红豆、薏仁相互搭配,更能帮助女性补血活血,提高身体耐寒的能力。
红豆利尿助减重
红豆利尿助减重 广受明星欢迎
若要改善体内湿气重、水肿的问题,饮食应尽量避免重口味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添加许多调味料,热量高,且会刺激食欲,让人不知不觉地把食物往嘴巴里塞,长久下来不胖也难。
对于体湿或水肿型肥胖,平日饮食可优先选择冬瓜、丝瓜、薏仁、红豆这类食物,有助于利尿、消水肿,达到减重的效果,其中的红豆因用途广泛,可以当作点心、饮料或是加入正餐食用,近年来成为消肿饮食的新宠儿,就连韩国团体Big Bang的崔胜铉(Top)、大陆女星高圆圆、日本明星福山雅治都是红豆的粉丝。
红豆营养丰富 巧搭薏仁排水加分
营养师表示,红豆富含铁质、叶酸等,具有利尿、消水肿、排水、补血、改善血液循环、使气色红润等作用。若要加强消水肿的效果,建议红豆搭配薏仁,因为薏仁含有酵素、膳食纤维、维生素B、抗氧化物质等,可以帮助排水、利尿,甚至使皮肤透亮光滑。
此外,红豆的纤维质含量也十分丰富,能刺激肠胃蠕动,在减肥期间,不少人会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排便不顺的问题,适度摄取红豆有助于预防便秘。
红豆汤减重 无糖较合适
一般人喝红豆汤习惯加糖,但若要有效消肿或减重,无糖的红豆汤比较适合,因红豆本身含有热量,若加上糖分的高热量,恐将失去原本吃红豆减重的意义了。此外,过量服食甜食容易有饱胀不适感,对脾胃虚寒的人而言恐加重不适。
如果觉得无糖红豆汤难以入口,不妨尝试加入红枣一起熬煮。红枣有天然的甜味,能使无糖红豆薏仁汤比较容易入口,且其富含钙质和铁质,和红豆、薏仁相互搭配,更能帮助女性补血活血,提高身体耐寒的能力。
红豆减肥法吃出红润气色
红豆减肥食谱:
一、红豆水
1.红豆1杯洗净,加入4~5杯冷水,浸泡约30分钟。
2.水不倒掉,煮到滚。水滚后关火,盖上锅盖焖煮15~30分钟,锅里的红豆约一半有破皮,一半没破,水呈半透明红褐色。
3.取尚未完全混浊的红豆水,特别是顶层的上清液饮用;剩下的红豆可留下来给家人煮红豆汤。
二、红豆燕麦粥
材料:燕麦30克、脱脂牛奶30克、红豆50克、糖适量。
做法:将燕麦和水用水煮一会儿,生燕麦大概要煮半小时。熟燕麦则不需要这个步骤。煮燕麦的时候不能放太多水。当熬煮到燕麦黏稠的时候加入牛奶。将煮好的红豆加入牛奶燕麦中即可。最后加入糖调味即可。
三、红豆薏仁汤
材料:生薏仁20克、红豆30克
做法:将生薏仁、红豆洗净浸约半日,沥干备用。薏仁加水煮至半软加入红豆煮熟,再加入冰糖,待溶解后熄火即可食用。
功效:有助养颜美容,益气养血、利水消肿。红豆可益气补血,利水消肿;薏仁可健脾利水,清热排脓。
如果是夏天是绿豆的专场,那么红豆应该是秋天进补的主角之一,不像绿豆那么寒冷,温和补血,最适合女性养生减肥。
宝宝夏季养生保健汤品食谱
1.薏仁汤
原料:绿豆、红豆、薏仁。
做法
1.将洗净的绿豆、红豆、薏仁用水浸泡隔夜。
2.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绿豆、红豆、薏仁,开大火煮。
3.煮开后,用小火煮至熟透软化,加入少许糖调味即可。
2.番茄玉米汤
原料:番茄、玉米、小排骨。
做法
1.小排骨用沸水煮一下捞出,并用冷水将小排冲干净,放入开水中用小火煮20分钟。
2.放入切成小段的玉米,与排骨同煮20分钟。
3.再放入切片的番茄煮软,加入少许盐。
红豆吃了上火吗 红豆和什么一起煮比较好
红豆常和红枣,薏仁一起煮汤。
红枣有天然的甜味,能使红豆薏仁汤比较容易入口,且其富含钙质和铁质,和红豆、薏仁相互搭配,更能帮助女性补血活血,提高身体耐寒的能力,这样吃红豆是比较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