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几大清火穴位
中医教你几大清火穴位
烂嘴角 点按“厉兑穴”
厉兑穴,属足太阴脾经,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在炎热的伏天常出现脘腹胀满、厌油腻、恶心呕吐、尿少面赤、身痒发热、口干苦、嘴角发红发痒、脱皮糜烂等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裂痕,张口有时出血。中医认为,老年人脾胃运化功能衰弱,水谷聚而化火所致。7~9点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辰,可用小木棍点压此穴,每次点压100次,两脚交替进行2~3次,每日2次。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
眼屎多 点按“关冲穴”
关冲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老年睡醒后眼角有眼屎出现,有时眼屎把眼皮粘住,这是火热之邪侵袭上焦或是体内热毒上冲所致。有可能出现血压增高,甚者出现结膜炎等。点按位置在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一侧去火点,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力度以能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宜,并坚持30秒至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的关冲穴,每日2~3次。
鼻子冒火 点按“鱼际穴”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冒火咽干,正是肺热的表现,甚至还会出现咳嗽或气喘、痰黄粘稠、胸痛或咳吐脓血、气味腥臭等病症。手掌的大拇指根部肌肉明显突起,形状似鱼际是去火点,可清热利咽,调理肺气的作用。经常点按对搓,至发热,意想热气沿手臂进入胸腔,连续搓3分钟,每日2~3次。
胃火牙痛 点按“内庭穴”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胃火炽盛,症见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口臭嘈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导等症。内庭穴可清胃泄火,其作用堪比“清胃黄连丸”。此穴在足背二趾三趾的趾缝纹头后凹陷中。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指尖掐、压、力度以能感到酸麻胀为度,1~2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如此反复2~3次。
中医教你三个除燥降火穴位按摩
入秋以后,早晚温差大,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赵黎俐说,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肺热,有的是胃热。原因不同,那就要区别对待了。有三个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的做法是,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胃胀胃痛中医教你穴位按摩法
第一、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第二、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第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后要采用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提示:这些常见的自我穴位按摩法,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
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这些穴位按压法,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1、运动健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门球、练气功等。
2、按摩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3、欢笑宣肺
笑口常开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笑或唱歌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加,可促进肺内气体的交换,从而消除疲劳,解除抑郁,祛掉烦恼,有助于恢复体力与精力。
上面就为大家介绍了按摩治疗咳嗽的方法,大家如果不小心感冒咳嗽了就可以学学这些按摩方法,避免咳嗽带来的痛苦。
中医教你按摩三个养肝通气穴位
一、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可以宁心神、除闷。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在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具有顺气的功效,对岔气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角孙穴
按压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还可以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表示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而言,十分有帮助。
三、太冲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而言,可以舒缓,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可以起到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咳嗽是日常常见的疾病,每个人咳嗽的症状都会有所区别,比如有人咳嗽痰黄、有人咳嗽痰白、有人是干咳,其实,这些咳嗽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来来治疗。
引起咳喘的因素很复杂,中医认为,肺主管呼吸,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当人体遭至寒气、冷风侵袭,本已受损的气管、肺泡雪上加霜,最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咳与嗽是两个不同的症状,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中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所以合称为咳嗽。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因而咳嗽一症非常常见。症状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咳嗽痰黄,有的伴有咽痒咽痛,有的又伴有喉中鸣响,进而引发哮喘。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按摩来解决各种咳嗽问题。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3、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肺部日常保养:
1、运动健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门球、练气功等。
2、按摩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3、欢笑宣肺
笑口常开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笑或唱歌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加,可促进肺内气体的交换,从而消除疲劳,解除抑郁,祛掉烦恼,有助于恢复体力与精力。
上面就为大家介绍了按摩治疗咳嗽的方法,大家如果不小心感冒咳嗽了就可以学学这些按摩方法,避免咳嗽带来的痛苦。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3、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中医教你养肝的穴位按摩法
章门穴
位置:肚脐上2寸,两边横开6寸,在第十一肋骨之端。
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强化保健肝脏。灸章门穴,有疏肝行气之特效。《难经》曰:「脏会章门。」故「脏病治此」,所以凡心、肝、脾、肺、肾、心包络之疾病,皆取章门穴。
胆俞
位置:正坐,俯卧,第十胸椎,外开1.5寸处。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改善肝胆慢性病,消化不良,胸闷胸痛。
肾俞
位置:後腰部脊椎骨两侧,第二腰椎下,离脊柱约1.5寸的地方。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主泻五脏之热,治五脏之发炎。
行间
位置:正坐或卧,脚拇指头和第二趾头之间的缝隙。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泄肝火,凉血热,清下焦,熄风阳。治呕逆、咳血、腹胁胀、腰痛不可俯仰、少腹肿。泄肝经实火;治肋间神经痛。
中封
位置:脚弯前面靠内踝旁有一条大筋,与内踝尖兵齐的内踝前缘处,两者中间的位置。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舒肝通络。治大便困难、身微热,治筋骨缩挛、阴缩入腹、动则牵引痛。
曲泉
位置:将身体坐正,膝盖弯曲,压住横纹头,再令伸直,手点之处正是一条小筋之下,大筋之上,二者所形成凹陷中即本穴。
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清湿热,泄肝火,通下焦。治脐下之腹痛、小便困难、膝关节痛、子宫下垂。
肝俞
位置:正坐,俯卧,第九胸椎之下是筋缩穴,外开1.5寸的地方。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肝俞主泻五脏之热及发炎,并舒通肝气。
太冲
位置:行间穴上方1.5寸的地方,第一、二趾关节後方。
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清熄肝火肝阳,疏泄下焦湿热。治肝疟、腰痛、小腹胀满、阴痛、踝痛。
温馨提醒:以上各穴位按摩都要按压5秒,压到有酸感後,休息5秒再按压,一共20次。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保护视力
有空就按压明眼穴。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
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头昏脑胀,眼睛酸胀、视物模煳,是办公族常出现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久坐且用眼过度,人体阴阳失衡所致。专家建议,出现这种情况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按按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