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制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制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制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大枣与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制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 疏肝行气、温中散寒 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 补血行血 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 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 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制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 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五味子的籽可以吃吗 女人喝五味子作用好处

五味子入肾经,能收敛固涩、补肾宁心,适合肾虚腰痛、有带下病的女性服用。

五味子入肺经,能敛肺、益气、止咳,适合肺虚喘咳、肺虚寒的女性服用。

五味子味酸,能生津、益气,适合热伤元气、气短懒言、口干作渴的女性服用,可与人参、麦冬、西洋参等同用。

五味子性温味酸,能收敛止汗,适合自汗盗汗者服用。

五味子收敛固涩,可与具有散寒燥湿功效的吴茱萸配伍,适用于脾肾虚寒有腹泻、久泻久痢、泻痢不止的女性。

嘴巴里面烂了用什么好的快 穴位贴敷

配方:吴茱萸10g、细辛5g

制法:将上药分别研成细末,再混合均匀,装入赶紧的瓶中密封备用。

操作方法:取适量吴茱萸,用醋调和成糊状,贴敷于双足心的涌泉穴,外用应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去适量细辛粉末,用醋调和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用棉球覆盖,在用胶布固定。每晚贴敷一次,直至痊愈。

功效:吴茱萸可以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此方法对于治疗嘴巴烂了有很快的疗效。

中药吴茱萸相关配伍应用

1.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证。

2.配党参: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既可暖肝,又可暖脾,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证。

3.配五味子:本品辛苦大热,既能人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湿,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五味子酸温,有益肾收涩之功,与吴茱英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更泄泻之证。

4.配当归: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5.配木瓜:本品辛开苦降,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舒筋活络。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五味子干嚼效果

五味子干嚼效果和泡水喝的效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有以下效果:

1.敛肺止咳:适合肺虚喘咳、肺虚寒者服用,可与蜂蜜同用。

2.益气生津:适合热伤元气、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者服用,可与人参、麦冬、西洋参等同用。

3.收敛止汗:适合自汗盗汗者服用。

4.固肾涩精、补肾宁心:适合梦遗滑精、肾虚腰痛、带下者服用。

5.收敛止泻:可与具有散寒燥湿功效的吴茱萸配伍,适用于脾肾虚寒有腹泻、久泻久痢、泻痢不止者。

吴茱萸妙用

吴茱萸妙用

吴茱萸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入肝、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之功效,传统内服法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气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然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吴茱萸外用治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用药量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下面就简介吴茱萸外用治病验方九则,供参考:

一、治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为细粉, 20~30克,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贴两足心,外用布包裹,一般敷药12~24小时后血压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轻症敷1次,重症敷2~3次即显示明显的降压效果。

二、治痢疾:用吴茱萸6克,六一散9克,先将吴茱萸研细末后与六一散混匀,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三、治小儿多涎症:用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研末和匀,睡前取15克,用陈醋调敷双足涌泉穴,外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12小时,一般3~4次即愈。

四、治小儿腹泻:用吴茱萸12克研成细末,取未熟的米饭(俗称夹心饭)适量与吴茱萸粉合成饼,待温度适宜放在脐部周围,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时间为10小时,晚上敷用为宜。共治疗小儿腹泻患者35例,外敷1次治愈28例,其中年龄最大者5岁,最小者6个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五、治疗肠粘连:取吴茱萸60-90克,用锅炒烫,生姜30克,捣烂取汁,涂患者腹部,用纱布包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至上腹,再至左上腹,反复热熨,每次约30分钟,临床共治疗100例,腹痛完全消失,饮食、排便恢复76例;腹痛基本消失、肛门排气、能正常进食18例;腹痛不减者6例。

治腹泻的中成药有哪些 香连丸化滞止痢

香连丸是由黄连(用吴茱萸煎汤制),木香所制成,方中以苦寒的黄连清化肠中湿热,解毒止泻;配辛热的吴茱萸同炒,以为反佐,抑制黄连苦寒太过,并能利气,湿热止邪壅滞肠中,可致气机不畅,故配伍辛温的木香调理气机,消胀止痛,所以香连丸具有清湿热,化滞止痢的功效。

吴芋的注意事项 降逆止呕

吴茱萸是性热的中药,入脾经,对于因腹部受寒导致的腹部冷痛、呕吐泛酸的情况,在《伤寒论》记载用吴茱萸配伍生姜、人参等药的方剂吴茱萸汤,有良好的降逆止呕作用,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用吴茱萸还是建议在医生的医嘱下合理用药。

山茱萸与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山茱萸与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山茱萸与吴茱萸是不同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功效、不同用途的中药材。临床用药时,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相互代替。

【山茱萸】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味酸,性微温;入肝、肾经;常用名有山萸肉、蜀枣、药枣、枣皮等;有补肝肾、涩精、敛汗的功效。

山茱萸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利阴阳的药品,不论阴虚或阳虚,都可配用。它既能补肝肾,又能收敛固湿。能利能湿是它的一大特点。临床上,它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疼痛、遗精、尿频、虚汗不止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山茱萸含莫罗忍冬甙,7-甲基莫罗忍冬,并含有熊果酸、没含子酸和皂甙等。其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皮肤真菌。

山茱萸温补收敛,故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

【吴茱萸】

吴茱萸是芸香料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吴茱萸将近成熟的果实;味辛、苦,性热;入肝、胃经;常用名有吴萸、淡吴萸、茶辣等;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

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且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临床常与它药配伍用于脘腹冷痛、胁痛、疝痛、脚气疼痛、经行腹痛、虚寒久泻以及肝胃不和而致的呕吐等。另外,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或神阙穴,可治疗高血压、口舌疮、咽喉肿痛及小儿腹泻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吴茱萸含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挥发油。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吴茱萸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不宜多用久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相关推荐

女人喝五味子作用好处

1.收敛固涩 五味子入肾经,能收敛固涩、补肾宁心,适合肾虚腰痛、有带下病的女性服用。 2.敛肺止咳 五味子入肺经,能敛肺、益气、止咳,适合肺虚喘咳、肺虚寒的女性服用。 3.益气生津 五味子味酸,能生津、益气,适合热伤元气、气短懒言、口干作渴的女性服用,可与人参、麦冬、西洋参等同用。 4.收敛止汗 五味子性温味酸,能收敛止汗,适合自汗盗汗者服用。 5.止泻痢 五味子收敛固涩,可与具有散寒燥湿功效的吴茱萸配伍,适用于脾肾虚寒有腹泻、久泻久痢、泻痢不止的女性。

延胡索粉一次吃多少 延胡索配伍推荐

本品活血力弱,止痛力佳,既能治血瘀疼痛之治,又能治气滞疼痛,故称其功用活血行气止痛。适应广泛,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它药物入于煎剂。 例如: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此外,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辛散肝经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1、与生姜、人参等同用,可以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 2、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可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 4、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补肾助阳

巴戟天甘润不燥,入肾经,补肾助阳,不能强筋骨。治疗虚羸阳道不举,以巴戟天、牛膝侵酒服用;治疗下元虚冷,功能不孕,月经不调,少妇冷痛,可配伍肉桂,吴茱萸、高良姜等药同用。

巴吉的功效与作用 补肾助阳

巴吉甘润不燥,入肾经,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而且甘润不燥,可用于治疗虚羸阳道不举,以巴吉、牛膝侵酒服用(《千金方》);治疗下元虚冷,功能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可配伍肉桂,吴茱萸、高良姜等药同用(《和剂局方》);治疗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不育,可配淫羊藿、仙茅、枸杞子同用(《景岳全书》)。

延胡索要怎么服用

1.《中国药典》中记载延胡索的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5~3g。 2.《中药学》中记载延胡索的一般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此三分至一钱。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

温里药的主要功效 吴茱萸散寒止痛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志,用甘草汤应用。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消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疼,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辛热燥裂,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吴茱萸的食用方法

吴茱萸粥 山药四神糊 山药200g,肉豆蔻20g,吴茱萸10g,补骨脂30g,五味子20g,白糖200g。把以上各药烘干研为粉末,加入白糖和匀盛于容器中盖紧,每回取50g,先使用温热水调成浆,再入热水中煮到不厚不薄的糊食用。温肾健脾止泻。比较适用于肾虚腹泻,症见每天早上腹泻,伴有腰酸腿软,畏冷,四肢冰冷者。 羊肉葱姜汤 羊肉150g,葱白,生姜各15g,橘皮6g,吴茱萸5g,白胡椒粉适量的。把材料同放到砂锅里,加(3碗)水将肉煮熟。喝汤吃肉,每天一剂。温中助阳,解表散寒。对脾阳虚又外感风寒的老年人最为适宜

吴茱萸敷脚心婴儿用量

脾上火引起便秘与口疮,不怕,快用三味药敷脚心 症状:小孩牙根肿烂,四五天才大便该怎么办?(脾胃有热)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黄连18克,吴茱萸3-5克,大黄5克捣为末敷脚心,每天晚上敷,次日再去除,每日一次,消肿即可逐渐减少用量,直到完全恢复。 吴茱萸的性味热,味道辛、苦,有稍微的毒性,吴茱萸的果实是五角星形状的,表面是粗糙的,还会有一些凸起的斑点,主要是用来壮阳止泻,驱寒止痛的,同时还可以对治疗呕吐有一定的效果。吴茱萸可用来祛寒,同时也可以通经络,止痛,如果吴茱萸用来做饭的话,能够暖脾胃,能够增进食欲;同时

治疗脚癣的偏方

偏方一: 配方:乌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苍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吴茱萸各15克,乌头、冰片各10克。 作方法:先煎乌头、白芨、次加乌梅、苦参、1小时候再加丁香、吴茱萸。浓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匀,用棉球沾药涂搽患脚,一日2次。 疗效:用药1剂,有效率达94。5%。 偏方二: 配方:鲜鸡蛋一个,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作方法:掏米水洗换脚10分钟,将蛋壳内薄膜取下,贴敷患处。 疗效:保留1---2小时。一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