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季茄子栽培技术

冬季茄子栽培技术

栽培设施及时间 越冬栽培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寒冬低温季节。因此,栽培设施必须是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

茄子越冬栽培的播种育苗期为8月底至9月上中旬。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秋季育出壮苗,在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在温室内,12月中旬前后开始采收,直至翌年秋季。

育苗

育苗床应建在风障阳畦、小拱棚内。有条件时,直接建在日光温室内最好。

播前种子处理方法同春早熟栽培。播种方法参照春早熟栽培。出苗后应及时浇水。苗出齐后,应及时间苗,并及时除草。待1片~2片真叶时,即应分苗。分苗畦的建造与育苗畦相同。分苗的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分苗后及时浇水,分苗后的头1天~2天中午,从10时至午后2时,可在育苗畦上搭凉棚遮阴,防止秧苗萎蔫。分苗缓苗后,应适时浇水,每5天~7天1水,保持畦内土壤见干见湿。并及时松土2次~3次。如土壤缺肥,可每10天~15天追施复合肥1次,每公顷用量100千克~150千克。

越冬栽培茄子的苗期,前期外界温度较高,应采用大通风或遮阴的措施,降低苗床温度。育苗后期外界温度渐渐降低,应通过覆盖薄膜保持温度,勿让秧苗受冷冻害。定植前5天~7天,应通风降温。控制的温度条件与春早熟栽培相同。

定植前5天~7天浇大水切块,以便定植时带土坨移栽。

秋季育苗,秧苗生长迅速,苗龄50天~60天即可。壮苗的标准是8片~9片叶,20厘米高,茎粗0.3厘米~0.4厘米。

定植

栽培地应施足大量有机基肥。结合深翻,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00~100000千克,另外加入过磷酸钙750千克,或全元复合肥750千克。翻后,耙平,做成高13厘米,畦面宽50厘米,畦沟宽60厘米的小高畦。

定植时,在高畦上栽2行,株行距38厘米×50厘米。栽后覆地膜,浇水浸畦。

田间管理

光照调节: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应加强光照管理。在日光能射到棚面情况下,尽量早揭晚盖草苫子。及时清洁塑料薄膜,保持良好的透光率。

温度管理:夜间气温降至13℃以下时,就应扣严塑料薄膜。白天温度升高后再掀膜通风。随着外界气温下降,通风口应越来越小,夜间加盖草苫子。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5℃以上。深冬,除了棚膜和草苫子保温外,还可在畦上加小拱保温。除了一般的防寒保温措施外,还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蔗糖液,或抗冻剂,每3天~5天1次,提高植株的抗寒力。

翌春天气转暖,中午棚内气温超过30℃以上时,可通风排湿、降温。当外界夜温在15℃以上时,可撤除草苫子,昼夜掀开塑料薄膜大通风。夏季应打开所有通风口降温,并利用顶膜遮阴,降低室内温度。

肥水管理:茄子越冬栽培的肥水管理可分以下6个阶段:

开花现蕾期:在11月份定植后,应勤中耕松土,少浇水,只要土壤不干旱就不用浇水,不追肥,防止棚温过高、浇水过多而徒长。

深冬期: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此期气温最低,植株生长缓慢,可不追肥浇水。

早春采收期:2月至3月份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植株生长增速,采收量加大,应追肥2次~3次。在畦沟中每次每公顷施腐熟的豆饼750千克~1500千克,或复合肥225千克~300千克。结合追肥浇小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天~10天一水。

采收盛期:3月底至5月份,此期外界环境条件适宜,茄子进入盛果期。这时应大量追肥。每10天1次,每次每公顷追施复合肥300千克~370千克。有条件时,结合喷药可根外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液,或5%的草木灰浸出液,或0.3%的钛得肥等,一般10天1次。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一般5天~7天一水。

采收后期:6月至7月份,天气炎热,加上市场价格下降,采收量下降。如在7月份拔秧,可不追肥。如在10月下旬下霜后拔秧者,仍应每10天追1次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浇水冲施。

秋季采收高峰期:8月至10月上中旬,外界气候适宜,茄子又出现第2次采收高峰。8月上旬应中耕除草,并于畦两侧开沟追施饼肥,每公顷施1500千克,再冲施尿素2次,每次300千克。结合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5天~7天一水。

采收

坠根茄、对茄应早采收,以免耗费营养过多,影响植株营养生长,及影响后面的花、果坐果。

枳具子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不耐空气过于干燥,喜阳光充足,潮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碱性地均能生长,适应性较强。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种子需砂藏90d后再播。春季条播,行距30cm,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35-40cm时,按行株距400cm×300cm挖穴种植,每穴栽1株。

田间管理

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年春、秋季各追施厩肥、堆

番茄栽培技术

1.类型

番茄的种类资源极其丰富、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以成熟期来分,可以分为早熟种、中熟及晚熟种。但在广东、广西及闽南各地,多以生长季节的不同而分为春番茄、夏番茄、秋冬番茄或冬番茄。而不以早、中、晚熟来区分。如按植株的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分为有限生长类型及无限生长类型。如按果实的颜色可分为大红、粉红及黄色等。如按果实的大小,可分为大果型及小果型。如按叶的形状大小,可以分为普通叶、皱叶和薯叶或者为大叶种及普通小叶种等。

我国栽培的番茄多来自北美和欧洲。经多年的选育形成了自己的品系。我国番茄按成熟期和生长习性分为二类:

有限生长的早熟品种类型:该类型的番茄果形稍小,成熟较早,植株较矮,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顶芽就变成花芽停止生长。

无限生长的中晚熟品种类型:该类型的果实较大,成熟期稍晚,植株高大,顶芽为叶芽可持续生长。

2.主要品种

我国番茄品种很多,但绝大多数为生食和菜用。而出口番茄产品、均为加工成酱或整番茄罐头。加工用番茄品种的特性和生食用品种特性有所不同,所以在发展出口番茄栽培时,一定选用加工用品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情况差别较大。西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多人少,对加工番茄可选用无支架品种,进行无支架栽培。而在黄、淮和长江流域、夏季多雨,地少人多,如采用无支架栽培,不仅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而且果实接触潮湿土壤,会引起腐烂,故均采用简易支架栽培以及支架栽培番茄品种。目前大规模用种,基本没有人用国产的番茄种子,因为产量与抗病性与国外品种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别,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寿光的大棚及大田里,居然没有一粒国产番茄种子,这充分说明,我国育种业任重道远!不过作为介绍性文章,老张还是简单的介绍下国产番茄的主要品种。

①新番4号番茄:新疆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加工番茄专用1代杂种。自封顶生长类型,果实长圆形,红色,单果重71.4g,果肉厚,硬度好,不裂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5.65%,番茄红素12.63mg/100g,较抗病毒病、晚疫病和枯萎病。早熟品种。适于春露地无支架栽培。新疆各地均可种植。

②罗城1,2号番茄,均由意大利引入,有限生长类型,果实梨形,果形指数1.4-1.5,单果重60-70g。其中罗城1号长势中等,果表较光滑、棱沟不明显,果实鲜红色,果肉红色,番茄红素含量11.73mg/100g,可溶性固形物5.0%,总酸0.44%,果肉质地致密,高度抗裂,耐贮运,风味稍淡、口感沙性。抗斑枯病、脐腐病、易染早疫病,适宜于酱用和整番茄罐头加工用。罗城2号,长势较强,完熟果红色,成熟一致,果表光滑,无明显棱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4.7%,总酸0.24%,抗性较一般,适宜于加工整番茄。

③加州1号番茄:从意大利引入的美国品种。植株蔓性,有限生长类型,长势较弱。果实梨形有尖突,果形指数1.5,单果平均重60g左右,果表光滑无棱沟,果实红色,成熟期一致。抗裂性强,果肉红色种子少。为整番茄和酱用兼用品种。

④浦江1号番茄: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育成杂种一代。植株蔓性,有限生长类型,长势中等。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00g左右,成熟果红色,成熟基本一致,果面较光滑,果肉可溶性固形物1.5%,总酸0.38%,番茄红素9.38mg/100g。较抗病毒病,易感早疫病,不耐贮运。丰产、酱用及鲜食兼用。

⑤浙江1,2号番茄:浙江农科院育成的杂种1代。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7-0.8,单果重100-150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5%,总酸0.37%。其中浙江1号番茄红素6.67mg/100g,抗脐腐病,易感染早疫病,晚疫病。丰产、中早熟,适宜于加工酱罐头。浙江2号番茄红素7.76mg/100g,抗病毒病,脐腐病,斑枯病,对早疫病有一定抗性、丰产,酱用和鲜食兼用。

⑥扬州红番茄:原江苏农学院园艺系育成。无限生长型,单果重50g左右,成熟果大红色,果实卵圆形,不裂果,但果肉较软,不耐压,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5.5%,总酸0.37%,番茄红素7.6mg/100g鲜重。抗病性一般。适宜于酱用加工。

⑦穗圆番茄:广东省农科院育成。植株蔓性无限,生长类型,长势中等。果实圆形,单果重40g左右,成熟果红色,表面光滑,果肉、胎座红色,番茄红素9.8mg/100g,果实抗裂性好、自然条件下不裂果。较抗叶斑病,病毒病。加工去皮容易,果肉光滑细密,但易破裂,种子多,适宜整番茄加工用。

⑧粤农2号番茄:广东省农科院育成。植株蔓性,无限生长类型,长势旺。果实圆形,果形指数0.9,单果重70-90g。果红色或橙红色,成熟基本一致。果肉、胎座红色,番茄红素6.0mg/100g。易破裂,不耐贮运。对叶斑病、脐腐病抗性强,耐热,适宜于酱用加工和鲜食。

⑨红玛瑙140,144,213番茄: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其中红玛瑙140番茄,植株分枝较多,有限生长类型。果实方圆形,单果重70-80g,成熟果鲜红色,着色一致,果肉厚,果实紧实耐压抗裂,可溶性固形物5%以上,番茄红素8.4-10.5mg/100g鲜重。中早熟,适宜酱用加工。可行无支架栽培。红玛瑙144番茄为无限生长类型,果实长圆形,单果重50-60g,成熟果鲜红色,果肉较厚,抗裂耐压,可溶性固形物5.6%,番茄红素10mg/100g鲜重,中熟。红玛瑙213番茄为自封顶生长类型,果实方圆形,成熟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单果重60-70g。果皮坚韧,果实紧实,单果耐压力7.84kg,抗裂耐压耐贮运。果肉厚0.8-0.9cm,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5.2%,番茄红素9.7mg/100g。较抗病,早熟品种。适宜于制作番茄酱,切块罐装等。

除以上所述品种外,还有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红杂系列番茄,即红杂12,红杂14,红杂16,红杂18,红杂20,红杂25;江苏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育成的简易支架18,鉴18;江苏农科院育成的佳丽矮红,原福建农学院育成的龙溪74;重庆市农科所育成的渝红1号等均属番茄加工一类的品种。

三、栽培技术

1.植物学特性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

根:番茄根系发达,分布深广,可伸达2m,但60%的根系分布土层30cm的耕作层中。根系的再生能力很强,移栽损伤主根后,可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使30cm耕作层中的根系增加到85%以上,根系发达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土壤耕作的优劣和整枝程度也影响根系发育,如在良好的条件下,不定根发生后4-5周即可长达100-150cm。

茎:番茄的茎为蔓性或半直立,茎部木质化,分枝能力强,为合轴分枝。每个叶腋均可发生侧枝。直立性番茄的茎杆粗壮,节间短,枝丛密集。蔓生性茎的节间长,茎较软,叶系比较疏,栽培时应立支柱。根据茎的生长高度又可分为蔓生性,半蔓生性和矮生性三类。蔓性生长高度常达2m以上,有时达3m,无限生长。矮生性植株,十分矮小,株高仅30-70cm,节间长度最短的仅3cm,多数具有低自封顶生长习性。半蔓生的株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叶:叶互生,具有小叶,为不规则羽状全裂叶。叶片的形状有普通、皱叶和薯叶;叶色深绿,淡绿或黄色。茎、叶上密,被短茸毛,分泌有特殊气味的汁液。叶片的形状、大小、缺刻疏密,颜色等随品种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是区别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花:番茄的花为总状伞形花序。完全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4%-10%。番茄的开花结果习性,按其花序着生的位置,连续着生的能力和主轴生长的特性,可分为两大类:

(1)有限生长类型又称自封顶,主茎生长6-8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1-2叶着生一花序。但主茎2-4花序后,顶芽形成花序,不能延伸。由腋芽所生的侧枝,也只能形成1-2花序后而自行封顶,因而植株矮小。

(2)无限生长类型主茎生长7-9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2-3叶着生一花序,主茎可连续向上分化生长,腋芽所生的侧枝也能同样发生花序,因此植株高大。

果实:番茄果实为肉质浆果,其形状、大小、颜色,心室数和附着特征因品种而异。一般果形有圆球形、高圆形、扁圆形、扁平形、梨形、樱桃形、长圆形等,果色有大红、粉红、淡黄、橙黄、金黄等;一般小果形品种的心室数为2-3个,大果形品种4-6个或更多。食用部分为中、内果皮和胎座组织。

种子:种子小,扁平,近圆形,种皮为红、黄、褐等颜色,因表密生白色绒毛,使种子外表呈灰褐,黄褐及红褐等色,千粒重约3-4g。使用寿命3年。

2.生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要求

(1)生育过程,番茄的生育过程可分为: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1片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第1片真叶显露到第1花序显蕾。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中晚熟品种在2-3片真叶展平时,第1花序即开始分化,7-8叶展平时,第1花序显蕾。

③开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显蕾到果实采收完毕。其间又可分为:始花结果期——从第1花序现蕾到座果,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第1花序座果。开花结果盛期——从第1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茎叶生长与开花座果同时进行,开始转向以开花座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开花结果期内要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协调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以延长结果期。番茄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60天。果实生长至“S”形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果实成熟过程又可分为青熟、转色、半熟、坚熟、完熟等五个时期。

(2)对环境条件要求

①温度:番茄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10-30℃温度下生长。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30℃,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幼苗期的适温白天20-25℃,夜温10-15℃,在苗期相对较低的温度,特别是夜温往往能提前花芽的分化,降低第1花序的着生节位和增加每花序的花数,但多心皮的畸形花也显著增多;相对较高的温度,虽然增加苗的生长速度,但往往降低苗的素质。利用苗期番茄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栽培上在定植前,对番茄苗进行适当的低温锻炼,可以提高苗的素质。番茄开花期的最适日温是20-25℃,夜温15-20℃,低于15℃和高于35℃的不利于花的发育和结实。结果盛期要求日温25-28℃,夜温15-25℃,较低的温度果实生长缓慢,12℃以下着色不良,日温在35℃以上红色的茄红素难以形成。番茄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日夜温差,自然或创造在白天接近光温适温,夜间降到最低的适温条件,有利于同化产物的形成、运输和贮藏,因而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②光照:番茄对光照周期要求不严格,生长发育要求充足的光照,其饱和点为7万Ix,低于1万Ix不能正常生长。光照充分,开花座果正常,产量高;光照不足植物易徒长,茎叶细长,叶片变薄,叶色变淡,花不正常,容易落花落果。

③水分:番茄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其土壤湿度,幼苗期为60%,结果期为80%,果实成熟时,若土壤水分过多和干湿变化剧烈,易引起裂果,降低商品价值。番茄要求比较干燥气候,空气湿度宜保持在45%-55%。

④土壤营养:番茄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土壤pH6.5-7.0为宜。

番茄是喜肥作物之一,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实验报导,每生产5000kg果实,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5-17kg,氯化钾25-30kg,磷酸5kg。施肥时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学速效肥为辅,在施用足够氮肥的基础上,必须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

番茄除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钾、钾外,还需吸收一定量的钙、镁等元素。其中钙素可以提高番茄的抗裂性及防止果实脐腐病的发生。

3.主要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出口加工番茄多进行露地栽培。番茄为喜温但不耐高温又怕霜冻的蔬菜作物,适宜于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种植。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露地种植番茄一般在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全年无霜,但春季阴雨多、光照不足,湿度大,病害重;夏天高温多雨,又常有台风,只有秋、冬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雨水少,气候温暖,最适合种植,一般8-9月播种,9-10月移栽,11月中旬开始采收,直到翌年2月下旬拉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霜期很长,一年可载两茬。春茬一般11-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采收,7月中下旬拉秧;秋茬在7-8月份育苗或直播,8月至9月上旬栽植,10月上旬采收,11月下旬拉秧。在东北、西北及华北北部寒冷地区,无霜期短,一年只种1茬,3-4月份播种育苗或5月份直播,7-9月份采收,早霜前拉秧。作加工用的番茄多采用无支架栽培。华北南部如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无霜期较长的地区一年可种两茬,春番茄和秋番茄,而以春播番茄为主,则因夏季高温多雨,番茄很难越夏,春播番茄一般1-2月份提前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

近几年来,在云、贵、川高原及南方丘陵高山区,夏季气候温和,最高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下,则可进行番茄夏季栽培。于5月上中旬育苗,8-10月采收供应,产量高,品质好,对番茄出口创汇有重要作用。

(2)春番茄露地栽培技术

①育苗技术:培育壮苗是番茄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壮苗的标准是茎粗、节间短,叶大而厚,叶色浓绿,根多而健壮。各地都有适合当地情况的育苗方法,现以长江流域较普通的大、小棚多层覆盖,冬春早熟番茄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播种:春季露地早熟番茄的育苗时间各地不一。原则上在露地晚霜过后及早定植,番茄育苗的苗龄,利用冷床育苗60-70天,利用电热温床育苗45-50天。根据这一原则各地有不同的播期,长江流域一般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在9月份以前应作好育苗准备工作。采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土或稻田土,加充分腐熟的猪、鸡粪等有机肥料或肥力好的无害垃圾和砻糠灰按5:3:2的比例碾碎混匀,过筛,制作成“培养土”。在10月上旬搭建好大棚,平整好棚内苗床,铺上5cm厚的培养土,播种前苗床灌足底水,平整地薄撒一层干细土,播种量一般为5-8g/m2床面。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20分,注意不断搅拌,然后再继续浸泡3-4小时。达到用手摸种子不滑),用湿纱布包盖在25-30℃温度下催芽,有2/3种子露白时播种,或漂洗干净后,不催芽,晾干直接播种。把种子均匀撒播床面或条播,覆盖0.5-1cm细土,稍加镇压,覆盖地膜,保持湿度,提高地温,加快出苗。

苗床管理:出苗前,棚内保持昼温25℃以上,夜温18℃以上,4-6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出地膜,加盖小棚,维持白天20-25℃,夜间10-15℃,超过28℃时要及时通气降温,防止小苗徒长。及时发现、识别和拔除假杂种苗和机械混杂苗。2-3片真叶时1次移苗进钵。营养钵直径8-10cm较好,预先填充营养土。在小棚内维持白天20~25℃,夜间10~15℃,保持苗床湿润和肥力充足。若发现有徒长趋势。除及时通气降温以外,可喷洒20mg/L的多效唑溶液进行控制。为了培养壮苗,定植前要适当降低温度和控制湿度,提高种苗的抗逆能力。

②整地、施肥、定植:

种植番茄地块选择,番茄忌连作,要与番茄或茄子、辣(甜)椒等茄科作物至少要间隔2-3年,这样可以保持地力。又能减少病害。番茄的前茬最好是葱蒜,豆类和瓜类蔬菜,其次是白菜,甘蓝及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与水稻轮作效果较好。

栽培番茄地的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翻冬凌晒垡,春季耙平做畦,高畦栽培,一般畦宽(含沟)1.3-1.7m,其中沟宽0.3-0.5m,沟深0.2m左右。畦向以南北问为好,植株接受光照均匀。

番茄为多次采收的高产蔬菜,整个生育期需大量肥料。总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农家肥的种类很多,其优劣次序是:鸡鸭肥、羊兔粪、马粪、牛粪。人粪尿需与其他肥料搭配施用。无论那种农家肥都必须充分发酵腐熟,不能施生粪,以免烧根和感染病虫害。高畦栽培的施用方法,一般在畦的中央开沟,每667m2施优质腐熟厩肥2000-3000kg及草木灰200kg,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搂平,在高畦两侧开定植沟,再沟施优质农家肥200kg或复合肥20-25kg。施基肥数量要能保证对番茄生长的需求。

番茄的定植,要在当地断霜后,5~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2℃时,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可在清明前后定植。在当地没有晚霜危害情况下,适当早栽,可以使番茄早熟丰产。定植番茄尽量选择无风的晴天,这样可充分利用阳光照射来提高种植畦的土温,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千万不要在雨天及雨后地面仍然泥泞的情况下栽苗,这时土粘在根上,不易散开,不利于根的生长和缓苗。

番茄定植密度要根据选用的品种,有无栽培支架等情况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小架栽培要密些,每667m2栽5000~6000株,中晚熟品种大架栽培,每667m2栽3500~4000株,无支架栽培每667m2栽2800~3200株。

目前生产上已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定植时苗不要栽得太深或太浅,栽苗后及时浇水,地膜覆盖的破膜处,苗的四周用土压严。

③定植后田间管理技术

一是定植至始花初结果期的管理:从定植后到第1穗果始花并坐果。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是提高地温,促进缓苗,适当控制营养生长,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关系,使营养生长及时转入生殖生长。

在定植后,以浇缓苗水到第1穗果膨大前,一般不浇水,中耕2~3次,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增强根系的发育,进行蹲苗。如果遇天旱,土壤墒情不好,午间植株有萎蔫时,可在第1花序开前或开后浇水,但切勿在开花期浇水,以免造成落花落果。

春季露地气温较低,易导致第1穗花序落花落果。为提高坐果率,可在晴天,温度较高时,用12~15mg/kg防落素(番茄灵)涂花或蘸花,以保花保果。

此期还应及时插架绑秧,保持番茄直立生长。一般用竹竿作支架,每株1竿,每生2~3片叶即应用塑料绳把蔓绑缚于竹竿上。

番茄各叶腋都能抽生侧枝任其自然生长妨碍通风透光,枝叶过茂,落花落果,成熟期推迟。为此,必须进行整枝。整枝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

单杆整枝法:把所有的侧枝全部去除,只留主蔓。主蔓上保留2~4穗果摘心。这种整枝法适宜于早熟密植栽培。

一干半整枝:保留主蔓及第1花序下的1个侧蔓。余蔓皆摘除。当侧蔓结2~3穗果时摘心,只留主蔓生长。

自封顶整枝法:自封顶型的早熟品种,待主蔓结二穗果后封顶,保留第1花穗下的1个倒侧枝结1~2穗果后自动封顶。余蔓皆去。

双杆整枝,保留主蔓及第1花穗下的1个侧蔓,任其生长,其余侧枝全部除去,为双杆整枝,适宜于中晚熟品种大架栽培。

转头整枝法主蔓结2穗果后,摘心,保留第1花穗下的一个侧蔓继续生长,待侧蔓结2穗果后又摘心,换另1个侧蔓生长。如此循环。该法适宜于中晚熟丰产栽培。

多杆整枝:每株保留3~4个强健侧枝,每枝结2~3穗果后摘心。该法适宜于大架丰产晚熟栽培。

二是结果期管理,即从第1穗果开始膨大到拉秧。这一时期应及时浇水,追肥。充分供应番茄植株所需的水肥需求,保持叶片旺盛的光合能力,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第1穗果座住后,第1次追肥,667m2施复合肥120kg或腐熟优质粪尿500kg,随水冲入。第2穗果采收后,进行第2次追肥,667m2施复合肥15~20kg。

第1穗果开始膨大后,植株蒸滕量浙大,气温日高,土壤蒸发量也日渐高,需增加浇水次数,一般如遇天旱5~7天浇一次,结果盛期4~5天一水。保持土壤湿润,切勿忽干忽湿,以防裂果。此期土壤干旱会严重影响果实的膨大降低产量。

待采收结束前30天左右,在最后一穗果上留2~3叶摘心,以抑制生长,促进结果。生长的后期,还应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利通风,减少病虫害。

(3)秋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秋番茄的生长期,气温由高变低生长期短,病害重,栽培技术难度较大,产量不稳定,用于出口栽培较少。

要种好秋番茄,首先要选择适宜秋栽的品种。品种要抗病,特别是要抗病毒病,并且要早熟,果实生长速度快及转色快,目前可选用红杂12、14、16、18及简易支架,浙江1号等。其次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各地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的播期也不一样,长江流域一般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苗龄25~30天,4~5片真叶的小苗为宜。定植密度每667m24500~5000株,每株留2~3穗果即摘心。定植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如果在栽培畦上覆盖稻草,麦秸或与高秆作物如玉米或架豆隔畦间作,都能达到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

秋番茄的追肥一般进行2~3次,第1次在第一穗果座果后,每亩施复合肥15~20kg,第2次在第二穗座果后,施量同第1次。如果后期植株叶片发黄,明显缺肥时,可再追一次肥。

秋番茄开花座果前要注意控制浇水,多中耕松土。防止因水肥过多,温度高而徒长。及时插架,绑秧和整枝打杈。座果后如遇天旱及时浇水,果实膨大期要增大水量。后期气温降低,可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如果雨水多时,要及时排水,防止渍涝易引发病害。

秋番茄生长后期如遇低温,可用薄膜覆盖防寒。

(4)冬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云南南部地区,冬季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终年无霜,较适合番茄生长。尤其是冬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少,其产量和品质均超过春季番茄。冬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要点:一是要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尽量选择进口番茄。二是采用育苗移栽。育苗时需搭棚遮荫防雨,苗期注意经常浇水,降温保湿以低龄苗定植。三是定植后除按时认真进行田间管理外,还必须随时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早进行防治,尤其要及时进行青枯病的防治。

(5)番茄露地无支架栽培技术要点

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北部较寒冷地区,一年只种一茬,作加工用的罐藏番茄多采用无支架栽培。即不搭架、不整枝、不打杈、不摘心、不绑蔓,番茄任其在地面上生长,结果并获得高产的一种栽培方式。

无支架栽培具有省劳力、省架材、省秧苗、省肥水及果实成熟集中等优点。但由于番茄秧匍匐在地面上生长,枝叶生长茂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容易得病,另外果实直接接触地面部分,易被虫咬,转色差,影响品质。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或地区上述问题更为严重。

番茄无支架露地栽培技术要点:一是品种选择无支架栽培的番茄品种除具备高产,抗病,质优的特点外,还应选择植株顶芽生长必须是自封顶类型,且侧芽生长力强,主侧枝同时开花,结果,座果率高,果皮厚,不易裂果,烂果。果实在秧上挂果时间长而不掉。目前生产上选用的品种主要有红玛瑙213、红杂18、14及新番4号等。二是整地起垄,无支架栽培番茄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一般都采用垄作,垄高10~15cm,垄面要整平,耙细再播种或栽植。如果是直播,播种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待出苗后按株距在覆盖的塑料薄膜上及时开洞,防止烤苗。无支架栽培番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一般垄距110~130cm,株距30~40cm,每667m2栽2800~3200株,生长势强的中晚熟品种,还要栽培稀一点。三是肥水管理,无支架栽培番茄,茎叶茂盛,单株结果多,栽苗后追肥比较困难,所以肥料要集中作基肥施入,尤其是磷肥和钾肥。一般基肥充足,后期可不再追肥。若发现有缺肥症状,可在第1次收获后进行2~3次追肥。一般结合浇水随水追或株间挖穴施肥。

无支架栽培番茄浇水的次数要比春季露地栽培少,每次浇水要充足。开花座果前要注意严格掌握控水。否则会造成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落花。当主茎上第1序果实长到乒乓球大小,侧枝上第1序果实长到蚕豆大小时,开始浇水,以后应根据天气情况,每隔10天左右浇1次水。千万不要在果实转红以后就停止浇水,这样会使果实提前成熟,引起秧果早衰,后期果小或出现空洞等。

4.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主要病害:有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褐色腐败病,番茄菌核病,番茄灰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软腐病,番茄枯萎病等。

①番茄晚疫病:本病为害叶、茎和果实。在叶片上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形状不规则,周缘不明显,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可扩大至整个或大半个叶片,潮湿时,在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囊梗)干燥时,病叶迅速干枯,在茎和果柄上,病斑暗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明显。果实病斑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常作云纹状向外扩展。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果质地硬实,斑面粗糙,不光滑。

本病由真菌致病疫霉侵染引起,发病适宜温度是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低温潮湿有利于本斑的发生和流行。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内积水,氮肥过多,长势茂密,通风不良,早晚有雾,雨季早,雨水大等均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菜地种植。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喷洒杀菌剂: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洒1次,共2~3次。

栽培技术

(1)育苗

①苗床选择:

为使菜秧生长良好,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栽培、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多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粘性壤土,如选用西瓜地等旱地做苗床,应在播种前深水漫灌3天,再放水搁燥翻耕,以减少病菌感染。

②苗床要高标准平整,要做到耕翻、起沟、细锄,达到深沟、平畦、泥碎。同时要施足基肥,基肥的用量;过磷酸钙30kg/667m,人粪便1000kg/667m,并用农地乐等杀虫剂作土壤处理,以预防地下害虫危害菜苗。

(2)适期播种

在浙江鄞县邱隘,春菜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以10月12日至10月20日为宜,每 667m2播量以150克-250克左右为宜,稀播的菜秧健壮,根系发达。播种时要力求均匀,播后要加盖草木灰,最好还要加盖稻草或麦草,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种子发芽和出苗。当种子发芽达到80%时应将稻草或麦草拿去,以免造成“长脚苗”。

(3)苗期管理

①、删苗匀苗:

出苗后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删去密集苗和轧棵苗,第二次删苗在3-4叶时进行,删去徒长苗、细弱苗、无心苗、病苗及其他劣苗,苗距掌握两指宽即3-5cm,当苗长至有5-6片真叶,苗高10-13cm时定苗,此时苗距定为三指宽或每m空间有苗135株,秧本比1:15,删苗匀苗时还应顺手拔除杂草。

②肥水管理:

如苗期干旱,应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不可太多,否则易造成霉根。苗期追肥可结合浇水、删苗匀苗进行,一般可在4叶期后视苗情亩施尿素2.5-3kg兑水拨浇或浇施1:8-10度的腐熟人粪便,移栽前5-6天施起身肥,每亩用尿素4-5kg左右。

③、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青虫和黄条跳甲。黄条跳甲可用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或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和青虫可用“一遍净”10-20克兑水50kg喷施。一般每周可喷药一次,整个苗期要防3-4次,以求通过灭蚜来达到防病(病毒病)的目的。如遇多雨天气还应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病害的发生。

本田栽培和管理

(1)适时移栽并确保移栽质量

①适时移栽在鄞县邱隘,春菜移栽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5日前。

②确保移栽质量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在起沟前,本田可用过磷酸钙40kg/667m+碳铵40kg/667m+复合肥40kg/667m或腐熟猪肥2500kg(或鸡粪10-12箩)/667m+复合肥25-30kg/667m作底肥;移栽时要合理定畦,每畦净畈1.55m,沟宽0.25m,行距0.45m,株距0.35m,沟泥上畈,锄碎即可移栽,移栽密度4000株/667m。移栽时还应用“四合一”的肥料(配比:70kg焦泥灰+过磷酸钙2.5kg+复合生物肥肥力高200克+干有机肥10kg)约300kg/667m左右塞根,如遇晴燥天气,还应用清水点根,以促进成活。

(2)移栽后的管理

①补苗保活

栽后5-7天左右,要进行查苗补缺,如遇连续干旱,可采用沟灌以提高成活率。沟灌一般在傍晚进行,以半沟水为宜。

②施好追肥

春菜本田追肥,一般按农历时间分两个阶段,即年内与年外。年内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栽后20-30天,第二次在农历年底前。每次施尿素5-7.5kg,过磷酸钙10-15kg/667m,加水1000-1500kg浇施。年外肥也分两次施,第一次雨水前后(2月中旬),第二次在惊蛰与春分之间(3月10日-15日),每次可在行间开浅沟条施尿素15kg+氯化钾10-15kg/667m,并结合清沟复土,以提高肥效。

马钱子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长籽马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旱。宜选朝南山坡,土壤微酸性至马钱子微碱性,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或粘壤土栽种。种植技术用种子繁殖或芽接繁殖。种子繁殖:在果肉软化或果皮橙红色时采收,取出种子洗净阴干。去皮后15d内播种,或瓶装2个月内播种。先在沙床上催芽,待幼苗出土展子叶时,即可按行株距20cm×20cm移栽于苗床或营养袋中。当年6~7月,苗高30~50cm时即可定植。

芽接繁殖:直用印度马钱作砧木。当砧木离地高20~30cm处茎粗达2cm以上,即可在雨季树皮易剥离时进行大田芽接,或苗圃芽接后,用芽接苗定植。定植宜选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按行株距4m×4m挖穴,穴宽50cm,深40cm。植后浇定根水,盖草保湿。

田间管理注意保护接芽,经常清除砧木上的萌芽,保证芽接苗生长健壮。加强除草、松土,雨季开沟施入有机肥或压青,旱季施人粪。幼龄期保持适当荫蔽,树高达1m以上后,逐步除去荫蔽,只留少量攀绕树。要进行整形修剪,使多分化结果枝。

茄子种植栽培技术

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求多次追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28星瓢虫和红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

1、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2、床土的准备: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

3、浸种、催芽: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种: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6、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敌敌畏0.1克和锯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

整地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

(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

(3) 定植后管理

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用迪种宝300倍液根外追肥。

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7.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

育苗技术

茄子幼苗牛长较缓慢,特别是在温度不足条件下,苗龄不足,难以培育出早熟的大苗,其苗龄一般需85-90天。

为了防止苗期猝倒病厦立枯病,除注意维持适宜的夜间土温外,也可用“五代台剂”(即五氯硝基苯及代森锌等量混合)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消毒土8-9g.与床土拌均,用药后应适当增加灌水量,防止药害,床土应肥沃,不易过干。

1.播种 茄果类的育苗基本相同,育苗的方式都是采用温室、温床或阳畦育苗。但茄子催芽比较困难,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播种前用55-60℃的温水烫种,边倒边搅拌,温度下降到20℃左右时停止搅动,浸泡一昼夜捞出,搓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间应维持85%的环境湿度,有30%-50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苗床先用温水洒透,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到床内,覆细土0.8- 25px厚。播后立即扣上拱棚,夜晚加盖草苫保温,出苗前白天床温保持在26-28℃,夜晚20℃左右,约4-5天即可出苗50%-60%,出苗后及时降温,白天25℃左右,夜晚15-17℃,阴天可稍低些。

2.分苗 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可以分苗。分苗主要是分到阳畦或塑料拱棚中。床土要肥沃,尤其要保持一定量的速效性氮肥。另外,分苗单株要保留一定数量的营养面积,以250px×250px为宜。分苗后要立即覆盖塑料拱棚,夜晚必须加盖草苫封严,并保持一定的高温(达20-25℃)。缓苗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25℃,夜晚15℃,特别要注意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烧苗”。如果苗床肥力不足,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苗床板结可用小齿耙松土,定植前10天通风炼苗,但也要防止冻害,壮苗标准以苗高16-575px,叶片5~7叶,茎粗0.5-0。175px为宜。

病害及防治

1.茄子黄萎病

发病特征:

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

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发病规律:

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9℃~24℃,菌丝、菌核在6℃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

(2)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

(3)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

(4)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阴干备用。

(5)药剂防治方法,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

2.茄子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从叶缘向内沿叶脉扩展,病斑形状不规则,有的外观似闪电状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征不明显,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质粘感。

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通风不畅有利于感病。

防治方法:

(1)与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种子采用78——85 ℃的热水处理。

(2)精选 无菌良种,并进行消毒。

(3)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4)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过大,并及时通风排湿。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叶叶青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番茄春季育苗栽培技术

番茄春季育苗要点

春季番茄育苗由于低温阴雨天气多,苗床温度低、湿度大,往往导致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发生,使育苗失败。因此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地势向阳、不积水,且2年内未种植茄科作物的地方作为苗床。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播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播种后用细土将营养球之间的缝隙填实,并在苗床表面覆盖0.5cm左右厚的过筛细土,以不见营养球为宜。然后先在苗床表面平铺1层地膜,再盖小拱膜,以达到保温、保湿、苗齐、苗壮的目的。播种盖膜后,经常检查,若膜被风吹开或破损,要及时补上,当出苗达80%时及时去掉平铺的地膜,只留小拱膜,当苗长到2-3片真叶时去掉小拱膜,并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小苗茁壮成长。

番茄春季育苗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一串红、红珍珠、圣女、金女等质优、味佳、抗病性强、单株产量高、不裂果、耐贮运的品种。

二、播种育苗 可于2月上中旬采用大棚或日光温室套小温床育苗,幼苗苗龄70~80天移栽。

①苗床制作 苗床宽1.2~1.5米,东西走向,每平方米苗床约需床土15公斤。床土配制方法:用2/3菜园土加1/3优质腐熟有机肥,25~30克尿素,40~50克过磷酸钙,5~6克多菌灵(或代森锌6克)搅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即可。

②种子处理 先用清水浸种约10分钟,漂除秕子,然后用种子重0.2%~0.3%的五氯硝基苯或多菌灵拌种消毒,再用20~30℃的温水浸种5~6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在25~28℃温度条件下催芽36~48小时,至胚根突破种皮时即可播种。

③播种方法 每平方米苗床播种4~5克。播种时先浇透底水,再将已配好的床土的2/3撒在床面上,均匀撒种子,然后用余下的1/3床土盖种,最后盖地膜和扣好小拱棚膜。

④苗床管理 播种后床温保持白天25℃、夜间18℃左右。胚芽拱土时于上午撤掉地膜。出土至分苗期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0~25℃、夜间10~15℃。若土壤发干子叶尖端稍上卷时喷透水。

三、适时分苗 一般于幼苗二叶一心时,择无风晴好天气分苗,可采用护根移植或营养土块分苗,土块面积以10厘米×10厘米为宜。床土浇透水后用小铲子起苗,栽苗时要让其根系在土中舒展,分苗后及时覆膜。

四、分苗管理 分苗后应早揭晚盖草帘,白天保持地温20~22℃、棚温24~26℃,夜间保持地温18~20℃,棚温16~17℃。植株活棵后,苗床气温、地温均降2~3℃。待苗有4~5片真叶后,如营养钵育苗的,应及时拉开苗钵距离,以防幼苗徒长。水分以保持上干下湿为宜。幼苗迅速生长期应进行根外追肥。定植前一天左右进行通风炼苗。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药剂防治法

近年来,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干燥的沙壤土发病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根结线虫寄主广泛,除危害番茄夕卜,黄瓜、甜椒等受害也很严重。

根结线虫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肿瘤、根结、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越冬卵或2龄幼虫在土壤温度适宜时,侵入植株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或根瘤。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病土、病苗、灌溉水。土温25℃-30℃、土壤含水量40%左右,病原线虫发育最快,10℃以下停止活动,温度55℃时可在10分钟致死。地势高、土壤干燥、土质疏松、盐分低的条件有利于根结线虫活动,发病重;连作发病重。防治方法如下。

1.实行轮作:番茄、黄瓜、甜椒是根结线虫的重要寄主,发病田块不可连茬种植,应与韭菜、蒜、葱间隔2年种植。 2.选用无病土育苗:选用新土或无病土育苗,防止移栽时病土传播线虫,施用腐熟厩肥作肥料,促进线虫寄生菌繁殖,减少成虫危害,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土层中,深翻地可减少危害。

3.高温闷棚:春茬番茄拉秧时,温度较高,结合深翻进行闷棚,可杀死线虫或降低虫口密度。具体做法是:先清除病根,再深翻土壤,灌透水覆盖地膜,进行高温闷棚,使土壤温度上升到60℃左右。

4。药剂防治:在播种或定植时667平方米穴施10甲。粒满库颗粒剂5公斤,或5%粒满库颗粒剂10公斤乙番茄生长期发生线虫应加强管理,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用50%辛硫磷15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咖倍液灌根,每7-8天灌1次,连灌2-3次。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选用高产、抗病、抗逆优良品种

2.及时整地,施入足够的基肥BR>3.适时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苗旺,为后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4.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坐瓜。

5.果实膨大期天气变化,合理、适时、适当浇水;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发展,做出正确、及时、合理应对

6.适时采收、贮藏、出售。

南瓜性喜阴凉湿润气候,栽培极易,种在院边墙头,地边埂埝,均可生长良好,瓜果硕大。用种子直接播种。育苗移栽也行。

直接播种,可在头年冬天将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将种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长,生长速度快,

需在四、五、六月间追施肥料,并注意浇水。南瓜的管理比较粗放,因根系发达,叶节间生根,所以要注意培土,以便吸收养分。

一苗南瓜可生许多枝叉,为不使养分过于分散,要打叉,一苗留主蔓2——3 根,并根据地力和瓜苗长势,在生有几个胎后可打去顶芽。南瓜只要土壤肥沃,勤浇水施肥,一般3——5 叶溜一瓜,留瓜多则长不大。瓜腋处极易生支芽,要注意摘除,不然与瓜争夺养分,使瓜养分不足而枯萎掉落

都适量食用,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元素。

茄子种植管理技术

1.采收前管理

露地栽培茄子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缓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并重视覆土,随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垄,使垄面超过坨面。

肥水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腐熟有机肥50公斤。当茄子坐果后,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随水施入腐熟的鸡粪水。

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后,保留二杈状分枝,并将门茄下的腋芽去除。

保护地栽培 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鸡粪100kg,并浇小水。然后松土促根控秧。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疏枝节、打杈。

2.收获期管理

露地栽培要及时采收,及时去掉老叶,以防病虫害发生。保护地栽培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门茄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鸡粪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滴灌一次。或每亩穴施腐熟鸡粪100kg。

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当茄子开始膨大时,根据墒情浇水,一般一周一次水,雨后注意排水防涝。

铲趟管理 :不覆膜的茄子要进行三铲三趟,茄子封垄前结束中耕。

及时整枝 :及时摘除门茄以下老叶、黄叶,及时摘掉无用的杈子。

来源:中国有机农业网

原文地址: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16767310.html有机茄子种植管理技术

1.采收前管理

露地栽培茄子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缓苗后再进行一次中耕,并重视覆土,随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垄,使垄面超过坨面。

肥水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腐熟有机肥50公斤。当茄子坐果后,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随水施入腐熟的鸡粪水。

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后,保留二杈状分枝,并将门茄下的腋芽去除。

保护地栽培 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鸡粪100kg,并浇小水。然后松土促根控秧。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疏枝节、打杈。

2.收获期管理

露地栽培要及时采收,及时去掉老叶,以防病虫害发生。保护地栽培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门茄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鸡粪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滴灌一次。或每亩穴施腐熟鸡粪100kg。

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当茄子开始膨大时,根据墒情浇水,一般一周一次水,雨后注意排水防涝。

铲趟管理 :不覆膜的茄子要进行三铲三趟,茄子封垄前结束中耕。

及时整枝 :及时摘除门茄以下老叶、黄叶,及时摘掉无用的杈子。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咖啡黄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中国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

咖啡黄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生育周期

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2]

田间管理

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浇水施肥

浇水,咖啡黄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咖啡黄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调整

咖啡黄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采收

咖啡黄葵从播种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叶7-9片时即开花结荚,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10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

采收标准

总的要求嫩果应硬韧、色绿、鲜亮,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供鲜食的嫩荚,气温高时荚长7-10厘米,横径1.7厘米;温度较低时荚长7-9厘米,横径1.7厘米。供加工的嫩荚,长6-7厘米,横径1.5厘米为甲级品;长8-9厘米,横径约1.7厘米为乙级品;荚长10厘米以上为等外品。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荚长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采收时间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方法:采收人员要穿长裤和长袖衫,并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损伤植株;注意剪净,不要漏剪,如漏采或迟采,不仅单果老、质量差、影响食用和加工,而且影响其他嫩荚的生长发育。

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留种

咖啡黄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樱桃番茄栽培技术

樱桃番茄,又名葡萄番茄、迷你番茄、珍珠番茄,俗称圣女果、珍珠果、小番茄等,为茄科番茄属栽培番茄的一个变种,因其果实酷似樱桃而得名。樱桃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广、果形美观、色泽鲜艳、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众多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樱桃番茄 播种期

根据各地晚霜时期而定,一般均在晚霜过后定植,按定植期往前推算播种日期。若在温室播种,阳畦或小拱棚分苗,苗龄为45~55天。盲目早播,造成苗体过大或徒长,或定植前开花,都影响第一穗着果;若苗期管理抑制过度,形成“小老苗”,则定植后产量低下。播种过晚,定植时秧苗太小,未达生育年龄,也为以后管理带来麻烦。推迟定植,不仅病害增加,结果后期也容易遇到高温,同时缩短生育期,会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适宜于春季露地栽培的品种比较多,其选择标准是:根据各地上市期的早晚来决定选用适宜品种,一般应在保护地生产产品上市高峰过后,所栽培的品种才能上市。如果保护地栽培少或无保护地栽培的地区,为提早上市,可选用早熟、自封顶类型品种。

二、樱桃番茄 播种量、苗床环境与播种面积

1 播种量:每定植1亩,需要用苗3 000株左右,一般温室育苗用种子10~15克。若阳畦播种育苗,需要种子20克左右。

2 播种环境:传统栽培多在阳畦播种,有条件者可改为温室或日光温室播种,育苗条件好,苗龄较短。

3 播种面积:用营养钵和育苗盘育苗的,可根据定植株数确定播种数量和面积,比如定植1亩,大约需要幼苗3300株,那么则需要营养钵3 500~4 500个,若用育苗盘可根据穴数多少确定数量,如50孔育苗盘,则需要70~90个个育苗盘,畦内播种,每亩需占播种床10~12平方米。最好播种在靠北墙的2/3部分。

三、樱桃番茄育苗

1 苗床准备

地床播种应选未种植前茬的干地,经长时间日光照晒,土温较高。如果播种地种植前茬,应尽早将前茬作物收获,翻耕土壤,并经1周时间晒垡暖地后,进行整地,整地施肥要求参考前面。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温室内铺设地热线,育苗时最好使用营养钵和育苗盘播种,可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和整齐一致。

2 播种

凡用电热温床播种时,可直接播干籽——使出苗整齐一致;普通地床播种,可浸种、催芽后再播。选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先浇底水后再播种,播种可撒播。播种要均匀,覆土厚度应一致。播种床上再做近地面的小拱棚,以利增温和保湿。

利用营养钵和育苗盘育苗的,先将容器内装满营养土,整齐的摆放在畦内,然后浇透水。播种时每穴2~3粒种子,播种后覆土,用喷壶在上面喷洒水。最后在畦的周围加盖一层小拱棚即可。

3 出苗至分苗的管理

3.1 分次覆土:一般齐苗前覆土2~3次,帮助种壳脱落和弥合缝隙。苗齐即撤除小拱棚。随苗长大,间除过密的幼苗,保持苗距,防止因拥挤而徒长。间苗时不要采取拔苗的方式,避免伤害根系,应该采取从茎干基部剪掉或掐掉的方式。

3.2 温度与放风:苗出齐前,尽量保持较高温度,促进出苗。子叶展开后,应降温,开始放风,白天维持18~20℃,夜间10~12℃,真叶出现后适当提温,直到分苗。草苫应尽量早拉晚盖,增加光照时间,促使子叶肥厚,幼苗健壮。

3.3 水分:地床播种时,一般不再浇水,若用育苗盒播种,因土层浅,易干,必要时可用喷壶浇水,待叶面水珠消失时,再盖上一层细土保墒。

4 分苗

分苗场所可在温室、阳畦,改良阳畦(小拱棚加草苫),大量育苗也可在塑料大棚内加扣小棚分苗。

4.1 土壤准备:地床分苗,做成1.5米宽、6~7米长的平畦,每畦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150千克,三元复合肥1 000克,肥土充分掺匀,耙平待用。采用容器分苗,可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纸筒内待用。

4.2 分苗方法:此时地温、气温均已上升,为提高分苗工效,地床分苗均采用“明水分苗法”,即在平整畦面上,从一端开始,一手拿花铲,一手拿苗,按8~9厘米见方栽苗,栽完的苗要横竖成行,间距等同,苗上下垂直于地面,切不可卧栽,以免将来起坨时,切断根。随栽,随喷水,防止苗过度萎蔫,全畦栽完普浇大水。

容器分苗比较简单,如果幼苗足够定植苗数,可在每个营养钵或育苗盘内保留一株幼苗即可,其余剪掉,如果幼苗不够定植苗数,可将某些营养钵或育苗盘内多余的幼苗分离出来,移栽到另一个无苗的穴里,同时注意分离幼苗的肥水管理,促使其快速缓苗并尽快追赶上正常苗。

5 分苗后管理

目标是苗齐、苗壮、耐寒力强、早现花蕾。

5.1 温度、放风与炼苗:分苗后,为加速缓苗,应保持较高温度,白天不放风,争取达到25℃以上,1周后,苗生长点附近叶色变浅,呈黄绿色,表明已经缓苗,开始生长。可适当放风,根据温度调节放风量,缓苗后,很快进入花芽分化期,棚内温度尽量掌握在白天20~25℃,夜间10~13℃。随着自然界温度的上升,棚内白天可达25℃左右,夜间可达13℃以上,能满足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的要求,白天温度过高时,应加大放风量。

炼苗,露地栽培定植后,常有受霜冻危害之险,因此,露地用苗定植前必须进行低温锻炼,这点与保护地栽培有明显区别,以前讲述保护地栽培育苗时,从不强调低温炼苗。春露地栽培用苗,必须炼到苗可耐受-2~1℃的水平。炼苗方法是逐步撤除草苫,逐步夜间不合缝,进一步撤除塑料等覆盖物,使苗在苗床内接受与露地相同的低夜温考验

相关推荐

子孙球栽培要点

子孙球的栽培技术栽培要点 子孙球栽培土用草炭土、炉渣等量混合,另外加入少量石灰。四季保持盆土干燥,高温季节注意通风和适当遮荫,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 栽培管理 盆栽子孙球用土可用等份的草炭、腐叶土、粗砂,另加少量石灰质材料配成。栽培中易受红蜘蛛危害,严重时球体表皮全部很快变为铁锈色,因而栽培地点要通风良好。 四季保持盆土干燥,高温季节注意通风和适当遮荫,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夏季应予遮荫。生长期应充分浇水,注意不要从顶部淋水,以防球顶部积水引起腐烂。 球体表皮嫩,刺短而细软,常遭蛞蝓、蜗牛等啃食,要注

橙子的栽培技术

土壤管理 应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 (1)施肥原则:应充分满足橙子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导施肥。 (2)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 (3)幼树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铵0.4斤或尿

夏季栽培鸡腿菇技术

鸡腿菇种植的条件 1. 营养。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可利用的材料很广泛,如稻草、麦秸、棉籽壳、牛粪、马粪,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多种阔叶木屑。可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也可生料栽培。 2. 温度。菌丝生长适温20~28℃,以24~27℃生长最好。子实体形成需要低温刺激,由培养温度降至20℃以下后,子实体原基则很快形成。出菇温度范围9~28℃,但以12~18℃为适,20℃以上菌柄很快伸长,并开伞。16~22℃下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鸡腿菇菌丝抗寒能力相当强,在零下30℃条件下,土中的菌

大棚茄子怎样种植

1 前茬茄子管理技术要点 茄子多年生栽培,从播种到第一年盛果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常规栽培茄子技术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两点: 1.1 选择适宜品种,提高产量效益 茄子多年生栽培,应选择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耐寒性较强,抗茄子三大病害(黄萎病、绵疫病、褐纹病)。增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圆茄或长茄类型的中晚熟品种。圆茄类型如:济丰2号、济丰3号、北京丰研1号、北京九叶茄、高唐紫圆茄、安阳紫圆茄等;长茄类型如:赤选长茄、福山牛腿茄、吉茄1号、新疆长茄、新疆糙青茄等。 1.2 搞好种子处理。及早防治病害 茄子枯萎病、

栀子的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以春播为好。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立春至雨水)。选取饱满、色深红的果实,挖出种子,于水中搓散,捞取下沉的种子,晾去水份;随即与细土或草木灰拌匀,条播于畦沟内,盖以细土,再覆盖稻草;发芽后除去稻草,经常除草,如苗过密,应陆续匀苗,保持株距10-13cm。幼苗培育1-2年,高30余厘米,即可定植。 扦插繁殖 扦插期秋季9月下旬至1O月下旬,春季2月中下旬。剪取生长2-3年的枝条,摈节剪成长17-20cm的插穗。插时稍微倾斜,上端留一节露出地面。约一年后即可移植。 定植

马钱子的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长籽马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旱。宜选朝南山坡,土壤微酸性至马钱子微碱性,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或粘壤土栽种。种植技术用种子繁殖或芽接繁殖。 种子繁殖:在果肉软化或果皮橙红色时采收,取出种子洗净阴干。去皮后15d内播种,或瓶装2个月内播种。先在沙床上催芽,待幼苗出土展子叶时,即可按行株距20cm×20cm移栽于苗床或营养袋中。当年6~7月,苗高30~50cm时即可定植。芽接繁殖:直用印度马钱作砧木。当砧木离地高20~30cm处茎粗达2cm以上,即可在雨季树皮易剥离时进行大田芽接,或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用种子、扦插根茎或分株形繁殖。 田间管理 注意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序,保持株形整洁,浇水适量,防止太阳曝晒。 病害防治 常有褐斑病和蚜虫危害。 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碱蓬的秋冬季设施栽培技术

碱蓬的秋冬季设施栽培技术 田地准备 选择沙土或沙壤土的地块,播前3~5d扣大棚增加地温。将地整成宽1m、长10m左右的小畦,畦高20cm,沟宽30cm。播前每亩施腐熟饼肥200kg、三元复合肥50kg,将土耙细整平,播前1~2d用喷壶均匀喷水一次以提高土壤湿度。 精细播种 采用科学的栽培方式,碱蓬可实现四季播种,而反季节的秋冬播种效益更好。秋冬季11月中旬起即可播种,将当年采收并经特殊处理的碱蓬种子,在播前用500mg/L的KMnO.4溶液浸种20min后,换清水浸种4h,每亩用 种750g左右。用尖嘴锄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提升香菇栽培效益的方法 反向入市,智取季节价差效益〉 香菇生产常规多为秋栽,产菇秋、冬、春。此时与日本、韩国产菇期碰场,大量菇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时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价格下降。而夏季高温,香菇货源缺,一般价位都上浮10—20%,尤其保鲜菇出口每千克收购价都在6—8元,高时超过10元,比常规提高1—2倍价值。因此可安排占总生产量的20%,进行反季节栽培,产品反向入市。凡具有自然气温适于反季节栽培条件的山区,可建立生产基地,并采用程控微喷设备,改善菇棚环境的温度、湿度,提高产量,获取较好效益。 集约化培育花

四季葱的栽培技术

1 品种特性 四季葱耐旱、耐寒又耐热,对上壤、温度、肥料、秧龄等要求不严格,抗病害能力强,适宜于砂壤土、壤土种植。 2 栽培方式 采用一次播栽、多次收割方式,一般一次播栽后可收割2-3年,一年可收割7一8茬。种植2一3年后,植株变细,生长不良,应择地重栽,不宜连作。 3 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四季葱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播栽前.土地要充分翻晒,尽量压低病虫基数。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一般亩施2500斤,配施三元复合肥40kg。 2)适时播种,四季葱生长适温为10一25℃,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