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不良
-
警惕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正常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充满了血红蛋白,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及铁。孩子出生后的主要饮食是奶类,一般不容易缺乏蛋白质,铁则不然,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制品,含铁量都不高。若父母不注意在婴幼儿的饮食中增加含铁的物质,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同时,如果孩子长期腹泻、呕吐、食欲不振,或有慢性疾病等,致使铁的排出消耗量增加,也会引起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临床上,我们常把血红蛋白在8~12%克时称为轻度贫血,6~8%克为中度贫血,6%克以下为重度贫血。轻度贫血的孩子一般只表现为脸色苍白、精神稍有低迷、爱缠人、食欲不振、体质
-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病因
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营养素长期摄入少。如婴儿出生后缺奶,过早地采用米粉和粥类为主食;或者因唇裂、腭裂而哺乳困难;也有少数病儿是由于长期偏食、挑食、吃零食所引起。 营养素的吸收不良。小儿经常腹泻或伴有胰腺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妨碍了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多。双胎、早产儿、各种急慢性感染、生长发育加速期等都会增加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从而造成营养素及能量相对不足。 营养素的排泄量增加。如糖尿病则会增加体内葡萄糖的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常伴有大量蛋白尿,这些疾病往往容易合并营养不良。 因此,要
-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 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 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6)钾不足:小儿常出现肌肉无力,严重的可发生心律失常。 7)食物纤维不足:临床常表现
-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 (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 (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餐维持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膳食,补充蛋白质,使之逐步巩固营养素的摄入。 (4)营养食物调整补充的办法:
-
如何判断婴幼儿营养不良
1、情绪变化 当孩子情绪发生异常时,应警惕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例如,儿童变得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现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若儿童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如果情绪多变、爱发脾气,这与甜食过多有关;若儿童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则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所致。 2、行为反常 孩子不爱交行,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结果;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孩子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摄入不足;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一种信号;喜吃纸屑、煤渣、泥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