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发热

  •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新生儿发热的界定

    体温升高在新生儿群体中比较常见,正常新摄入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比肛温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就成为发热。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

  • 新生儿发热不要使用退热药

    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育不够完善,汗腺发育不良排汗散热能力差,如果室温过高,或保暖太过,容易使体温上升,出现过热。新生儿偶尔体温稍高一点儿不一定是发热。 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宜应用退热药,对发热的新生儿应给以精心细致的护理: 1、父母应首先检查婴儿室的温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25度应适当降低,同时减少婴儿的衣服和包被以增加散热,并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通风良好。新生儿高热时千万不可用厚被包裹,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进一步升高。 2、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可给孩子多喂些温白开水或葡萄糖水,

  • 新生儿发热应该如何及时退热

    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高热是小儿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小儿高热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护理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小儿高热一般发作突然,来势凶猛,父母容易手忙脚乱,同时也可能因为处理不恰当而加重或掩盖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了解小儿高热,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和得当的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的刺激更易导致宝宝惊厥。高热惊厥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占4%-5%,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 新生儿发热的处理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

  • 新生儿发热常见原因

    发热其实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人体对于身体异常状况的一种抵御反应。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而且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而且新生儿抵抗力差,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袭。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 新生儿感染性发热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由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

  • 新生儿发热的检查

    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者,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有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因此,胆红素浓度增高,感染引起,有感染性血象,如有败血症,血培养阳性。 常规作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除外肺部感染,除外神经系统病变等,必要时做脑电图,CT等检查。

  • 新生儿发热当心是肺炎

    一、轻型支气管肺炎。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二、重型肺炎:除轻症肺炎之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 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新生儿发热发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感染性:包括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1)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3)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

  •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分析 散热障碍

    如果新生儿患有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等导致散热障碍的疾病,会引起新生儿发热;此外如果出现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导致长期发热。

  • 新生儿发热原因 感染性疾病

    产前感染如羊水早破、不洁的阴道检查,或产时感染,那么新生儿在产后1~2天开始发热。产后感染多出现在1周左右,常常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或脓肿等造成。此时应该首先查找发烧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治疗。发热超过39摄氏度时及时就医或让专业医护人员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慎用退烧药。

  • 新生儿发热如何判断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春秋冬三季平均值上午36.6℃,下午 36.7℃,夏季上午36.9℃-36.95℃,下午37℃。当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时,可使新生儿体温暂时升高到37.5℃左右,甚至偶达38℃;相反,若宝宝饥饿、体内热量低,还有一些体弱的病患儿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暖条件不佳则体温可降为35℃左右,临床上称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判断宝宝是否发热的最好办法就是测量体温。测体温的方法亦影响所测真实体温数值,如试体温的时间和条件不同,所测出得体温

  • 新生儿发热要立马退热吗

    发热是人体对抗疾病的自然反应,并不代表疾病本身。而且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起症状,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先不要急于为宝宝退热。 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比体温正常时反应更加敏捷,表现为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功能,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因此发热有利于人体抵御病毒,是我们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在受到不同疾病病毒攻击时,人体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因此,发热表现是用来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效果的重要参考。家

  • 新生儿发热应怎样降温 对症治疗

    如果是因为感染如产前感染、羊膜早破,先天性疾病或受外伤而引起的发热,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控制新生儿发热。

  • 新生儿发热的症状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汗腺组织发育也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和出生10天以内的新生儿,对热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强度均较成人差许多,因此在保暖过度、包裹过多、或在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大于30度)时,即可引起新生儿体温上升;有些出生2—3天的新生儿,由于母亲乳汁不足,又未给孩子饮水或喂其他乳制品,而环境温度又较高或包裹较多,孩子就会出现体温升高、脱水、体重下降、尿少、烦躁不安等表现,称为新生儿脱水热”。 最危险的是,在冬春寒冷季节,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孩子穿衣捂被过多,甚至把头面部也紧紧包裹捂盖,并且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