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饮食保健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于真茵、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不同于因类风湿、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引起的非感柒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饮食: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宜食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防止感染发热可用绿豆、油菜、香椿、芋艿、地耳、苦瓜、百合、鲤鱼、马兰头、泥鳅等。 3、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忌食 1、饮
-
怎样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出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立克次体等)直接感染心脏内膜面引起炎症并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其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或腰索与心壁内腥。根据病程、有无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其他临床表现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一、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心脏情况: 1、人工心脏瓣膜; 2、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 3、外科建立的体肺动脉分流; 4、风湿性心脏病或其他继发瓣膜疾患; 5、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及早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但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抽取足够的血培养,根据病情的轻重推迟抗生素治疗几小时乃至1~2天,并不影响本病的治愈率和预后。而明确病原体,采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是治愈本病的最根本的因素。 (一)药物治疗一般认为应选择较大剂量的青霉素类、链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杀菌剂,它们能穿透血小板-纤维素的赘生物基质,杀灭细菌,达到根治瓣膜的感染、减少复发的危险。抑菌剂和杀菌剂的联合应用,有时亦获得良好的疗效。疗效取决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若血培养阳性,可根据药敏选择药物。由于细菌深埋在赘生物中为纤维蛋白和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
1.疾病分类及表现 根据病程、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常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但两者有相当大的重叠性。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于正常的心脏。病原菌通常是高毒力的细菌,如金葡菌或真菌。起病往往突然,伴高热、寒战,全身毒血症症状明显,常是全身严重感染的一部分,病程多急骤凶险,易掩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数起病缓慢,有全身不适、疲倦、低热及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以并发症形式起病,如栓塞、不能解释的卒中、心瓣膜病的进行险加重、顽固性心力衰竭、肾
-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临床注意事项
感染发生的背景(比如社区获得性或医院获得性)、人工 瓣膜以及静脉内药物的滥用都将对心内膜炎的病原学产生影响。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毒力较强的病原体感染所致。金黄色葡 萄球菌几乎占50%以上。80%为非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主要为 草绿色链球菌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致病菌种已经明显改 变,几乎所有的已知致病微生物都能引起本病,同一病原体可产 生急性病程,也可产生亚急性病程。并且过去罕见的耐药微生物 的比例有所增加。尽管如此,草绿色链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仍然 是自然瓣膜和晚期人工瓣膜的最常见致病菌。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是需要把握的,只有正确把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才能够因此得出准确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做详细的解读。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活动性瓣膜炎的证据、周围血管栓塞的发生及免疫血管现象四个主要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标准有BETH ISRAEL 及DUKE 两个诊断标准,目前通用的为经修订后的DUKE 诊断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 (1)血培养阳性: ①从两份不同血中发现有典型的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培养约有75%~85%患者血培养阳性。阳性血培养是诊断本病的最直接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病原体从赘生物不断地播散到血中,且是连续性的,数量也不一,急性患者应在应用抗生素前1~2h内抽取2~3个血标本,亚急性者在应用抗生素前24h采集3~4个血标本。先前应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至少每天抽取血培养共3d,以期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取血时间以寒战或体温骤升时为佳,每次取血应用更换静脉穿刺的部分,皮肤应严格消毒。每次取血10~15ml,在应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取血量不宜过多,培养液与血液之比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