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 肝豆状核变性的引起原因

    什么原因引起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本病铜代谢障碍的具体表现有:血清总铜量和铜蓝蛋白减少而疏松结合部分的铜量增多,肝脏排泄铜到胆汁的量减少,尿铜排泄量增加,许多器官和组织中有过量的铜沉积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为明显。过度沉积的铜可损害这些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而致病。 肝豆状核变性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与位于染色体的酯酶D基因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紧密连锁

  • 肝豆状核变性应如何进行预防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这种病多发于青少年。肝豆状核变性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然而这种病是至今为止,医学上出现的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之一,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家长要注意,如果这种病不加以重视,进行不恰当的治疗将有可能会导致患儿致残甚至死亡。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肝豆状核变性? 本病属遗传性疾病,致病因数造成体内铜代谢异常。病变主要侵犯大脑基底节及肝脏。本病是目前遗传性疾病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但治疗不及时或未经治疗往往死于肝硬化,肝功

  •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一)减少铜的摄入 (1)低铜饮食、药物减少制的吸收和增加铜的排出;治疗愈早疗效愈好,对症状前期病人也需及早治疗。 (2)减少胃肠对铜的吸收 硫化钾胶囊每次饭后服10一20mg,可减少铜的吸收。 (二)药物治疗 包括驱铜药物及阻止肠道对铜吸收的药物。 1.D-青霉胺 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为强艘金属螫合剂,在肝中可与铜形成无毒复合物,促进其在组织沉积部位被清除,减轻游离状态铜的毒性。成人开始0.25g/d,以后每隔数日增加0.25g/d,直至2g/d,l个月后减至1g/d,终生维持量为0.75g/d,分3

  •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

    辅助检查 (1)铜代谢相关的生化检查:①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正常为200—500mg/L,患者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1.症状(1) 神经系统症状: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2) 肝部症状: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肝大,质较硬而有触痛,肝损害逐渐加重,可出现肝硬化症状,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及肝性脑病等。(3) 角膜色素环:角膜边缘可见宽2〜3mm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用裂隙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护理措施有哪些

    症状护理:(1) 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用药反应。注意观察有无肌无力危象等并发症发生。(2) 对并发脑病的患儿密切观察呼吸及神经、精神症状。(3) 严格执行用药时间和剂量。3.观察用药后反应在驱铜治疗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各种反应,如低血钙、低血钾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医师给予患者补钙、补钾。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24h出入量、心电图改变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检测血钾浓. 180 .度,防止发生高血钾。4.饮食护理针对不同患儿的不同症状做好相应的饮食护理。控制患儿每天饮食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少数成年期发病。发病年龄多在5~35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病情缓慢发展,可有阶段性缓解或加重,亦有进展迅速者。临床表现: 神经和精神症状 神经症状以锥体外系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为主,并有面部怪容、张口流涎、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等。震颤可以表现为静止或姿势性的,但不像帕金森病的震颤那样缓慢而有节律性。疾病进展还可有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理征、腱反射亢进、假性球麻痹、癫痫发作,以及大脑皮质、下丘脑损害体征。精神

  •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发病机制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铜毒内聚,诸证皆因之而起。肾阴(精)素亏,精不化血,精血两虚,筋脉失养,乃至火生风 动,故肢体震颤、拘急僵直;肾阴(精)不足,虚火内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扰,则神志癫狂;火灼肝胆则胆热液泄,发为黄疸;肝胆湿热久蕴,肝络瘀热互结,积聚成痞积;积聚日久,经隧不通,津液不能输布,聚津为湿为水,发为膨胀;肝失条达,肝气横犯脾土 ,脾失健运,痰浊郁毒内生,上泛阻于舌本,乃见口涎唾滴,构音不清;郁毒循肝脉上注于目,角膜呈色素之环;肾阴不足,精不生 髓,脊骨失濡,故出现佝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