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
如何警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1、积极防治高血压,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和合理治疗。 2、定期作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血液黏度的动态改变,对高脂血症和高黏滞血症要积极治疗。 3、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避免酗酒,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适量的钠盐摄入和足够的含钾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增加体育活动,保持心情舒畅,降低紧张性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症状
1.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多患高血压病,通常在白天活动中急性发病,孤立性神经功能缺损常使临床表现明显,也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渐进发病,约20%的病例表现tia样起病。 2.临床表现多样,有20种以上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是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等,识别腔隙性卒中综合征很重要,因其可完全或近于完全恢复。 临床主要有4种经典的腔隙综合征: 纯运动性轻偏瘫(pure motor hemiparesis,pmh):常见,通常为对侧内囊后肢或脑桥病变,表现面部及上下肢大体相同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1.积极防治高血压 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和合理治疗。 2.定期作血液流变学检查 以观察血液黏度的动态改变,对高脂血症和高黏滞血症要积极治疗。 3.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避免酗酒,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适量的钠盐摄入和足够的含钾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增加体育活动,保持心情舒畅,降低紧张性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 5.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前驱症状 如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突然感到眩晕,摇
-
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
1、高血压:高血压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文献报道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发生率为45%~90%,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高血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有2种可能机制: ①持续性的高血压作用于脑的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壁,使血管渗透性增高,凝血功能亢进而抗凝功能减弱,导致微血管壁节段性脂肪透明,变性纤维蛋白坏死及微动脉瘤等改变,致使小动脉阻塞微栓塞形成。 ②持续性高血压使脑的基底动脉拉长,深穿通动脉移位血管扭曲,侧行血流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饮食注意事项
脑梗塞饮食注意事项一:以清淡为主 脑梗塞饮食注意事项有哪几点呢?脑梗塞的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情况,尽量以清淡的为主,这就要求我们的患者能够管住自己的嘴,要经得住没事的诱惑。现在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所以有很多好吃的食物,但是几乎都是沾满了辣椒的。就是因为这样,才要求脑梗塞的患者尽量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的。 脑梗塞饮食注意事项二:饮食规律 脑梗塞饮食注意事项有哪几点呢?脑梗塞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了,保证自己一定要有正常的饮食,必须做到按时吃饭,不能够不吃,这是不科学的。除了按时之外,还要保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