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

出血热

  • 出血热病人临床分型症状表现

    出血热病人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根据出血热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出血热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四种类型。 出血热临床分型症状表现: 1.轻型:①体温39℃下,中毒症状轻。②血压基本正常。③出血现象少。④肾损害较轻,尿蛋白在“+~++”,无明显少尿期。 2.中型:①体温在39~40℃,中毒症状较重,外渗现象明显。②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血现象明显。④肾损明显,

  • 出血热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马尔堡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尔后被带至区域淋巴结,在淋巴系统内播散,并通过血行感染肝、脾和其他组织。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1.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导致细胞的直接损伤:其机制是:病毒和细胞表面的凝集素结合,通过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 2. 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的间接损伤:其机制是:1 病毒由入侵部位扩散至各系统,从而抑制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对1型干扰素的应答;2 由于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受到部分抑制,从

  • 出血热的典型症状

    1.发热:这是出血热最基本的症状,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时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以蚊为媒介的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各种症状随第二次发热而加剧,流行性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各种出血热均有出血,发疹现象,但出血,发疹的部位,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轻者仅有少数出血点及皮疹,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大出血,现将我国及其他地区所见到的出血热疾病出血发疹情况简述如下: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膜

  • 出血热与登革热的区别

    01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登革热病毒多引起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感染者可以发生登革热以及登革热出血/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主要变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痛和骨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博纳悠皮疹或轻微的皮肤出血点,血小板减轻度减少。 02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多发生于再次感染异性登革病毒的患者或母亲为登革病毒抗体阳性的婴儿,初期有典型的登革热症状,随后并且讯孙发展,出现严重出血,表现为明显的皮肤出血和粘膜出血等,血小板减

  • 出血热的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中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中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中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

  • 出血热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

  • 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一、病因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二、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

  • 别把出血热和感冒弄混

    ■流行性出血热并不是鼠疫 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总是认为流行性出血热就是鼠疫,其实不然。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及老鼠身上寄生的革螨虫等为传染源,人体感染汉坦病毒造成的传染病,主要危害人的肾脏。鼠疫则是由鼠疫杆菌引发的,鼠疫伤害人的淋巴或肺部,二者不仅致病的原因不同,危害的器官也各不相同。 ■城市人也可能患上流行性出血热 春季是鼠类开始繁殖的季节,所以它们的活动变得频繁,所以也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季节。很多人对这种病的认识不够,觉得在城市里是不会感染上这样的疾病的。流行性出血热在我

  • 怎么才能防止出血热的发生

    1、预防出血热发生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体防护: 凡是在疫区生活或劳动的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如有破伤应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和腰带,皮肤露出部位可涂防蚊剂,以防止螨类叮咬,可有效预防出血热的发生。 2、预防出血热发生要注意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为了杜绝出血热是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在本病疫区特别是家鼠型疫区,除开展灭鼠工作外,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

  • 出血热的有效预防方法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一、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一、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一、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

  • 肾综合出血热的治疗方法

    肾综合出血热的治疗方法 (一)发热期 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状,减轻外渗,预防休克和DIC。 1、控制感染。发病4日内患者可用用利巴韦林,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连用3~5日。亦可用α—干扰素肌内注射。 2、改善中毒症状。给予易消化饮食。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热退汗药,以防大量出汗而进一步丧失血容量。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呕吐频繁者,可给予灭吐灵10mg肌注、 3、减轻外渗。及早卧床休息,给予路丁、维生素C等降低血管通透性。每日静脉补充平衡盐液和

  • 出血热的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 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患者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2)尿常规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

  • 出血热发热时的中医药浴保健疗法

    出血热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发热、头痛、眼眶痛及全身酸痛是常见症状。其中,出血热发热期体温越高,症状相对较重。中医认为此时为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中医药浴保健疗法可有效调节脏腑气机,减轻发热表现,本文为您介绍主要方法。 中医药浴保健疗法一: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取葱白10克、麻黄15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蛇床子15克,水煎汤浴身,每天2-3次。 中医药浴保健疗法二: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用李

  • 出血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1.腔道出血、 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CT检查有助于以上诊断。 3.肺水肿 是本病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肺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使肺间质大量渗液,此外肺内微小血管的

  •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 1、呼吸道 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 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3、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4、母婴传播 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 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 出血热病人吃什么比较好

    高热期饮食:高热期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很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红枣米粥、莲子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挂面等,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尽可能让病人多饮水和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及增加维生素的摄人,满足身体需要。宜吃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可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 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

  • 导致出血热的主要原因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 2、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 接种出血热疫苗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 出血热与登革热的区别

    登革热同样会引起出血热,因为分属两类病毒,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媒介昆虫传播,可引起自限性的登革热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登革出血热或等各休克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引起病毒性出血热的一大类病毒的统称。今天就这两类病毒的传播媒介以及相应的症状进行如下介绍,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步骤/方法: 1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登革热病毒多引起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感染者可以发生登革热以及登革热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