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
-
出血热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一般支持治疗 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液体疗法 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补液应以等渗液和盐液为主,常用的有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等。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恢复期病人血清治疗 如给早期病人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
-
肾综出血热的预防
1.疫情监测由于新疫区不断扩大,因此应作好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和易感人群的监测工作。 2.防鼠灭鼠应用药物、机械等方法灭鼠,一般认为灭鼠后汉城病毒所致EHF的发病率能较好地控制和下降。 3.作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动物实验时要防止被大、小白鼠咬伤。 4.疫苗注射中国研制的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汉坦型)、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汉城型)和乳鼠脑纯化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均已在临床试用。经0天、7天、28天或0月、1月、2月、三次各注射疫苗1ml后,80%~100%能产生中
-
出血热的分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
-
出血热是什么病
出血热疾病的感染源有很多,不过主要还是以鼠类传染为主,人一旦接触到感染鼠类的任何事物或粪便或一些其他带病生物,都很有可能会感染上这种疾病。而这种疾病也会在人之间尽享传播,使健康的人也患上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 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中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中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
-
出血热的有效预防方法
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一、预防此病。出血热疫苗,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
-
不同时期的出血热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高热期: 此期的出血热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较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稀粥,莲米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等,出血热患者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以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消化不良。 应尽可能让出血热病人多饮水及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和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机体需要。在口味上宜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会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有可能使出血热的病情恶化。 少尿期: 肾脏血管受损是出血热的病理基础,血管变化引起肾小管受
-
出血热传染吗
经了解,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种经由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又可以分为数十个种类,例如我们最近几年接触过的登革热、埃博拉病毒、裂谷热等都属于出血热。它们主要是经过蜱虫、蚊子等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感染的啮齿动物或者其他动物来传染。接触这些动物的粪便、分泌物、血液等都有可能受到感染,例如饮用了患病牛的牛奶也会被感染。这是出血热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如果您身边出现了出血热患者,那么他所接触过的物品以及被分泌物、粪便污染过的物体都会传染病毒。由于出血热的病症和流行感冒十分相似,如果耽误了治疗,情况是十分危险的,此病的传播
-
出血热的传染途径有什么
宿主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我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证明有多宿主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鼠种从流行病学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
-
出血热的诊断方法
一、 流行病学资料 近期有疫区逗留史,与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 三、 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到蛋白尿,转氨酶升高。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 2、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血清中马尔堡病毒的N蛋白抗原 (敏感度为40 ng/ml),可用于早期诊断。 取
-
出血热传播途径有哪些
1.虫媒传播日本学者在40年代观察到寄生在黑线姬鼠身上的优势寄生虫革螨有叮咬吸血能力,将革螨制成悬液,注射人体,可产生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故提出革螨是传播本病的媒介之一。近年来已从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革螨通过叮咬吸血可在鼠间传播,也是鼠-人之间传播本病的途径之一。韩国李镐汪等对革螨传播作用作了研究,未能证实上述结果。有人提出恙螨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并在小盾恙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 2.动物源传播 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通过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本病,已引起重
-
如何正确诊断出血热
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数明显降低。 (2)尿常规:自发病第2日起出现中、重度蛋白尿、管型尿、血尿,重者尿中有膜状物。 (3)血液生化:发热后期即有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低血压休克期有代谢性酸中毒。 2、血清学检查 (1)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EHF病毒抗原和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具有确诊意义。 (2)特异性IgG抗体:间隔一周以上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3)RT-PCR检测EHP病毒的RNA,有助于早期和非典
-
出血热表现症状
1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鼠类)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出血热早期症状: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 2.出血热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顾名
-
出血热该如何进行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的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与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1、发热期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在发病4日以内的患者可应用利巴韦林每日1克静滴,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卧床休息,以体液疗法减轻外渗。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改善中毒症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肝素等进行止血抗凝治疗。预防肾功能衰竭。 2、低低血压休克期 补充血容量,注意酸中毒的纠正和改善微循环功能。用
-
出血热是怎么回事
出血热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 (二)传播途径: 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
出血热是怎么回事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 (二)传播途径: 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
导致出血热的病因有哪些
出血热的常见病因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鼠。 (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一)虫媒传播 日本学者在40年代观察到寄生在黑线姬鼠身上的优势寄生虫革螨有叮咬吸血能力,将革螨制成悬液,注射人体,可产生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故提出革螨是传播本病的媒介之一。近年来已从革螨体内分离到
-
出血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 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
-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 3、肺水肿,这是很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肺水肿。 4、胸腔积液和肺
-
出血热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出血热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患者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2)尿常规: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
-
出血热的有效预防方法
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 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 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