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中医学认为,心绞痛多由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等痹阻心脉而成。将其归属为“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病症的范畴。病机主要有“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阳衰寒凝”。 【偏方一:薤白桂枝煎】 原料:薤白15克,乳香、桂枝、荜菝各10克,良姜、香附、血竭、没药各9克,细辛3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温通散寒,活络止痛。适用于心绞痛引起的心胸绞痛,紧缩不舒、受寒易作、胸痛彻背、畏冷面青、手足不温。 【偏方二:熟地麦冬煎】 原料:生熟地15克,麦冬、郁金、枸杞子各12克,山萸肉9克,当归、白芍、制首乌、丹参各1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主要病机有气血两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心血瘀阻。西医认为,心律失常是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紊乱、心脏手术或药物作用造成。 【偏方一:升率汤】 原料:人参(单煎)、制附片(先煎)、赤芍、川芎、佛手各10克,丹参20克,麦冬、当归、山萸肉各15克,黄芪30克,麻黄6克,细辛3克。 制法:用水煎服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偏方二:麻附二仙汤】 原料:炙麻黄、桂枝、炙甘草、制附子(先煎)、仙茅、红参各6克(单煎),黄精、仙灵脾各10克,丹参20克,生龙牡15克(先煎)。 制法:用水煎服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
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 【偏方一:黄芪党参煎】 原料:黄芪10~15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制半夏、党参各10克,灸附片6~10克,北五加皮4~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待温。 用法:分3次服用。 功效: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可缓解心力衰竭等症。 【偏方二:党参附子煎】 原料:党参24克,附子(先煎3小时、赤芍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川芎、葶苈子各12克,红花6克,车前子30克(包煎)。 制法:将上方所有药材一同煎煮。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用,7~10日为一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利水。可用于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偏方三:茯苓
心肌病属中医的“心悸”、“胸痹”、“喘证”等范畴,其主要病机有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心脉不畅等。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三个中药偏方治疗心肌病,如下: 【偏方一:血府逐瘀汤】 原料:当归、川芎、郁金、元胡、柴胡、枳壳、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丹参30克,生地15克,桔梗6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心肌病。 【偏方二:生脉饮】 原料:太子参(单煎)、麦冬、炒枣仁、黄精、仙鹤草、茯苓各15克,五味子9克,生地30克,桂枝、阿胶(烊化),陈皮各10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心肌病。 【偏方三:保元汤】 原料:生黄芪、泽泻、党参、鸡内
心肌梗死相当于中医的“真心痛”。主要病固有气滞血瘀、痰浊闭塞、心气不足、阴血亏虚等。 【偏方一:益气活血煎】 原料:灸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桃仁各10克,红枣15克。制法:煎汁去渣。 用法:分3次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可用于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 【偏方二:通梗汤】 原料:九香虫、五灵脂(包煎),延胡索、香附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冲服),木香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慢性心肌梗死。 【偏方三:心梗救逆汤】 原料:苏红参(另煎代茶饮),熟附片(先煎)各15克,山萸肉18克,当归18克,全瓜蒌12克,薤白、红花、降香各
高脂血症属中医的“痰湿”、“湿阻”、“血瘀”范畴。多数医者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属本虚标实,本虚是肝、脾、肾气虚,标实为痰浊、血瘀。 【偏方一:何首乌汁】 原料:何首乌30克。 制法:将何首乌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煎20分钟,取汁200毫升。 用法: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偏方二:杜仲酒】 原料:杜仲60克,黄芪、桑寄生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上述原料放入白酒中浸泡1周。 用法:每次喝25毫升,每日2次。 功效:可以降低血脂。 【偏方三:黄芪山药粥】 原料:山药20克,黄芪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山药研成细末,加入黄芪、粳米煮粥。 用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引起的。因此,对失眠患者应着重调治脏腑及气血阴阳,如补益心肺、滋阴降火、疏肝养血、益气镇惊、化痰清热等。 【偏方一:泻肝安神汤】 原料:生珍珠母30克(先煎),钩藤、丹参、夏枯草各15克,朱茯神、合欢皮各1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泻肝安神。适用于失眠。 【偏方二:舒安汤】 原料:炒枣仁24克,炒柏子仁、夜交藤、生龙骨(先煎)各15克,大生地9克,赤丹参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定志。适用于失眠。 【偏方三:磁石外敷法】 取磁石、刺五加各20克,茯神15克,五味子10克
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由于外邪侵入身体所致,由其导致的具体因素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治疗时注意要对证下药。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七个中药偏方治疗感冒有奇效,如下: 辛夷花茶 【组成】苏叶6克,辛夷花2克。 【做法】春天时,摘取未开放的辛夷花蕾,先将辛夷花蕾晒至半干,然后将其堆在一起,使其内部发热,后再将其散开,全部晒干;苏叶洗净、切碎;将处理好的苏叶、辛夷花共放入杯中,加入白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苏叶香附汤 【组成】苏叶、香附各9克,陈皮6克,生姜3片,甘草3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共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荨麻疹的反反复复让不少荨麻疹患者感到头疼,除了吃西药治疗以外,中医还认为以下七种中草药偏方可以治疗荨麻疹,容易荨麻疹过敏的你不如来看看。 治疗荨麻疹偏方一: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三: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在于邪气内伏,经血亏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因此导致痛经。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七个中药偏方治疗痛经有奇效,如下: 加味少腹逐瘀汤 【组成】益母草30克,当归、赤芍、延胡索、炒蒲黄、灵脂、泽兰各10克,川芎、炙没药各6克,小茴香、生姜、肉桂各3克。 【做法】将姜切片,与其他药材洗净一并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火煮沸30分钟,去渣留取药汁。 【用法】每日1剂,经前连用3天,忌食生冷。 【功效】活血去瘀,温经止痛,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白芥子末敷贴 【组成】白芥子3克。 【做法】研末,敷于肚脐上以医用胶布固定,之后用热水袋熨。 【用法】
心包炎是指心包膜脏层及壁层发炎并积液,多因细菌、病毒感染和风湿等所致;另外胶原性疾病、恶性肿瘤的转移、心肌梗塞和尿毒症也可引起心包炎的发生。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三个民间偏方治疗心包炎有奇效,如下: 验方一:中药四味治疗心包炎 林某,男,43岁。出现心悸、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状有半个月,出现此症状之前曾患过感冒,服用感冒药之后,体温仍偏高。针对他的这种情况,医生诊断为心包炎,并为其开了一药方,就是用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林某服用了2个疗程,病症减轻,心电图也恢复了正常。 验方二:治疗心包炎试试三味煎 白某,女,44岁。前段时间感冒了,咽痛
心包炎有心包液时,因压迫心脏引起各种症状,表现为易疲乏、发热、盗汗、咳嗽、咽痛、呕吐、腹泻,并可有呼吸困难,右腹部疼痛,腹水浮肿,此时如抽出心包积液,患者会感到舒适。 【偏方一:山楂桃仁露】 原料:新鲜山楂1000克,桃仁100克,蜂蜜2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煎汁熬露。 用法:每次1小匙,每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可活血逐瘀。适用于心包炎。 【偏方二:乌豆鲤鱼汤】 原料:乌豆30克,鲤鱼1条。 制法:将鲤鱼去掉鱼鳞、内脏,将乌豆洗净放于鱼腹中,用水煮至鱼香肉烂,成浓汁。 用法:每日1次。 功效:活血化瘀、利尿消肿。适用于心包炎。 【偏方三:薏苡仁冬瓜羹】 原料:薏苡仁100克,冬瓜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与渗出性心包炎如何鉴别
(1)纤维蛋白性心包炎:①心前区、胸骨或剑突下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为轻度不适、压迫感或尖锐的剧痛,疼痛可向斜方肌边缘、左肩、臂、背部放射,咳嗽、深呼吸及平卧位时加剧,前俯位时可缓解。②常有发热、气急、干咳等。③心包摩擦音为重要体征,在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最清楚,前俯坐位时易听到。 (2)渗出性心包炎:因心脏及邻近脏器受挤压,常有:①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咳嗽、恶心、上腹胀痛、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②体征视积液多少而不同。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相对浊音界消失。心率快、心音弱而遥远。大量积液
渗出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的区别
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心包缩窄多于急性心包炎后1年内形成,少数可长达数年。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疲乏、食欲不振、上腹胀或疼痛;呼吸困难为劳力性,主要与心搏量降低有关。 体征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浮肿、心率增快。可见Kussmaul征。患者腹水常较皮下水肿出现得早且明显得多,这与一般心力衰竭中所见者相反。产生这种现象的机制尚未肯定,可能与心包的局部缩窄累及肝静脉的回流以及与静脉压长期持续升高有关。心脏
怎样鉴别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跟哪些相似疾病相似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腹水 患者虽有肝大、腹水和水肿,与缩窄性心包炎表现相似,但无颈静脉怒张和周围静脉压升高现象,无奇脉,心尖搏动正常;食管钡透显示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损害及低蛋白血症。 2.肺心病 右心衰竭时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水肿,需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肺心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休息状态下仍有呼吸困难;两肺湿啰音;吸气时颈静脉下陷,Kussmaul征阴性;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及代偿或非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心电图右室肥厚;胸部X线片见肺纹理粗乱或肺淤血,右下肺动脉段增宽,心影往往扩大等,可与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起病时鼻内先有干燥感、打喷嚏,随即出现鼻塞,并逐渐加重,流清鼻涕,以后鼻涕变为粘液脓性,说话时呈闭塞性鼻音。 治疗鼻炎可以试试中药6大偏方: 一方:鹅不食草适量,洗净晒干,研成细粉,用鼻吸入少许,每日数次;或用湿棉包少许药粉塞鼻30~60分钟取出。治疗急、慢性鼻炎,肥厚过敏性鼻炎均有良效。 二方:苍耳子30~40个,砸裂,加麻油30克,文火将苍耳子炸干,制成苍耳子油。治疗慢性鼻炎,每日滴鼻2~3次。 三方:牡丹皮1500克,文火煎约1天,蒸缩成2000毫升,使之成乳白色,滴鼻,每天3次。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四方:复方丹参注射液2毫升加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如下: 【偏方一:益气汤】 原料:黄芪、薏苡仁各12克,党参、茯芩、血余炭、赤石脂、白芍各10 克,白术炭、陈皮炭、柴胡、厚朴、黄连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中、益气、止泻。 【偏方二:赤石脂汤】 原料:附子(先煎)、
习惯性流产属现代医学病名,即指妊娠不满28周,胎儿尚未具有独立生存能力而中断。其发生在妊娠12周之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8~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对连续发生自然流产3次以上者,称习惯性流产。对此,祖国医学分别称为堕胎,小产及滑胎。临床以阴道出血、腰酸腹痛,继而胎儿产出为特征。是妇女妊娠常见病之一。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四个中药偏方治疗习惯性流产,如下: 保胎丸 【组成】党参、熟地、当归各150克,土炒白术、续绝、炒黑杜仲各90克,川芎、姜制厚朴各15克,醋制祈艾75克,枸札、杞子、菟丝子、酒制黄芩、砂仁炒黑、荆芥各30克,炙甘草45克,炙黄芪、炒阿胶珠各60克,升麻18克。 【用法】
冻疮是由于受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血管痉挛,淤血而致,好发于手、足及面部。祖国医学亦称“冻疮”。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两个中药偏方治疗冻疮有奇效,如下: 冻疮膏 【组成】肉桂、紫草、熟地各15克,木香身3克,黄柏30克,炒苍术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涂敷患处。 【功效】散寒止痛,活血生肌,祛湿收口。 【主治】冻疮。 【来源】北京名老中医房之萱验方。 冻疮良方 【组成】甘草、黄芪各20克。 【用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后泡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每剂可洗3次。 【主治】冻疮。 【来源】重庆名医贾河先验方。